小康见证人:胥思广
                   

胥思广,SEW-传动设备(西安)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首席代表,同时也是中国收藏家协会集卡收藏委员会副秘书长。


从2004年开始收集四川境内交通卡、金融卡、电话卡等,10多年来共收藏各类卡种20万张,其中交通卡近10万张,因为集卡数量众多,他被不少人之称之为“卡王”。

 

制图 沈晓颖  

川观新闻记者 高杲/文 郝飞/图、视频

因为集卡众多且乐于分享,胥思广逐渐被收藏圈外的人所熟知,大家称他为“卡王”“大神”“拥有天府通交通卡最多的个人”。同时,他还成为了成都地铁和天府通的非官方顾问,为两家公司提交了“5年制卡计划”。

然而在10多年前,胥思广刚开始集卡的时候,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他每天骑着单车,穿梭在成都的大街小巷,不断打探卡的消息,许多人不理解他的行为,认为他不务正业,劝他放弃这一爱好。

10多年来,胥思广发现身边的同行人越来越多,他意识到自己的爱好正在得到认可,他把这种变化理解为社会对个体的包容和尊重,是时代进步的表现。

5月28日,坐在这位资深卡迷的对面,听他讲述集卡的故事,记者问他:“这10多年来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胥思广说:“我用集卡见证了四川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很自豪,也很荣幸。”

近10万张卡

记录下成都公共交通的发展                                

不少人都好奇,胥思广到底有多少张卡?

“没细数过,20万张肯定是有的,交通卡最多,近10万张。”虽然刚出差回来,还没褪去差旅的疲惫,但一聊到收藏的宝贝,胥思广立马来了兴致,邀请记者去他的收藏室。

收藏室由一间卧室改装而成,一侧安置了透明玻璃的大柜子,里面陈列着各种卡册,标注着卡的种类、地域、年代,便于平时查找;另一侧是一张定制的办公桌,从房间的一头连向另一头,用于整理。

胥思广告诉记者,他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在这个房间度过,这是他的“精神家园”。在这里,他策划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主题卡展,而最近,他又忙着做建党百年的策划。

“最老的一张可以追溯到什么年代?”面对记者的好奇,胥思广拿出一张白纸,把卡片按年代摆放在纸上,开头是一张泛黄的纸质交通卡,上面写着1958年,“这就是最老的一张。”胥思广说。

上世纪50年代,是成都公共交通的起点。1952年,十几辆旧货车改装的公共汽车拉通了梁家巷到盐市口,成为成都的公交鼻祖;1956年,成都公交开始发售月票;1957年,增发了针对不同群体的专线月票,第1次提出了个性化服务的概念。

胥思广在网上查到这些资料时,十分惊喜,因为他终于找到了这段历史的开头。泛黄的卡片分为两部分,左边是乘车人的信息,有照片、姓名、单位、编号等基本信息;右边是乘车凭证,贴上一张月票花,再去盖章就可以使用。卡片的主人是一名韩姓中学生,乘坐的是公交4线,他要去的地方在望江楼至北巷子之间。60年过去了,这位韩同学的字迹清晰可见,就像昨天刚刚写上去的一样,而他所在的成都城区,早已扩大了数倍。

沿着白纸望去,60多年的成都公共交通发展跃然于纸上,一个个清晰的变化讲述着历史的变迁:

卡片的面积越变越小,材质越来越轻便,更便于市民携带;


乘车的范围越变越大,从最初的5条线路到如今的四通八达,从单一的公交、电车到现在的多种交通工具,更便于市民出行;


卡的功能越变越强大,从纸质到IC卡再到电子卡,从乘坐功能发展拥有购物、缴费等智能功能,更便于市民生活。

在所有卡片中,有两张卡片格外显眼,一张是2010年发售的成都地铁1号线开通天府通纪念卡,另一张是2020年底发行的成都地铁超过500公里纪念卡。10年,见证的是成都地铁的高速发展,从1号线到18号线,从0公里到500公里,从被认为不适合建造地铁的城市,到一跃成为中国地铁“第四城”,成都用行动刷新了全国地铁建设速度之最。

从一张张卡片中

读懂社会的变迁                                

“这张卡还有一个版本。”胥思广拿出了另一张1号线纪念卡让记者辨认。

两张卡片几乎一摸一样,区别在哪?“这是一张错版卡。”胥思广指着卡片背面。原来是制卡的时候,工作人员犯了一个小纰漏,将“火车北站”打成了“火车北路”。“虽然是一张错版卡,但它的收藏价值却不到正卡的1/10。”胥思广表示,这和一般错版卡有更高收藏价值不同。为何?“原因就是成都人民对地铁开通的热情。”胥思广表示,虽然官方很早就发现了问题,但纪念卡早被市民抢购一空,导致后续正卡的制作数量偏少,错版卡的收藏价值自然就低了。

胥思广善于发现每一张交通卡背后的故事,或是从卖卡人那里听来,或从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一个个故事串起的是社会变迁。“它们不只是记录者,也是时代的见证者。”胥思广说。

他拿出了几张90年代的公交票,票面上有不少企业的广告,“这是一个重大变化。”胥思广告诉记者,它成为企业对外宣传的重要渠道。“看看,民营企业多活跃。”为何能得出这一结论?胥思广说,图案上广告产品多种多样,企业类型也十分丰富,代表了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

2003年,纸质交通卡变成了城市通卡,胥思广发现,卡上的图案也由广告变成合江亭、九眼桥等城市地标,而这些设计元素也沿用到后期的天府通卡中。“4号线开通用的是宽窄巷子,3号线则是大熊猫基地。”胥思广认为,交通卡渐渐演变成一张城市的宣传名片。

近年来,他还发现交通卡也成为了文创产品,有地域特色的三国主题卡,有国际范的漫威动画,有中老年人热爱的是时政题材,还有年轻人喜爱的二次元主题,“它们都是时代文化的反映,大家需求也变得多元化。”

此外,胥思广还有一个更大的发现,城市联名卡的诞生见证了区域的融合、城市群的发展。“不只是成都和区县,还有成都和德阳、资阳、攀枝花等合作。”在这些卡里,我们不仅看到了成德眉资同城化的发展,也看到四川不同城市之间联系更为紧密。

“未来还不只如此。”在胥思广珍藏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册里,收藏了全国多个城市的纪念卡,每张纪念卡都有着相同的图案和一串专属的数字。“最前面的3104代表着中国,后面两位数代表着省份,比如四川就是78,再后面两位数就是城市,比如7800就是成都,7801就是内江。”胥思广认为这些数字就像是每个城市有了一张交通身份证,他畅想这些“身份证”会把全国的交通连在一起,甚至走向全球。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会不会担心将来实体卡不复存在?面对这个问题,胥思广似乎早有思考,他拿出一个特殊的卡册,翻开其中一页,是自行车借车卡,“它还没来得及推广就变成历史了。”胥思广谈到,共享单车的出现让借车卡退出历史舞台,移动电话的出现让电话卡不再广泛使用,一个个新物种的出现让我们生活更加的便捷。

我们探寻历史,因为未来就是由一个个历史组成。”在采访的最后,胥思广这样说。

小康感言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集卡也成为万千收藏的一种,一部天府通和地铁卡集,见证的是成都公共交通行业的高速发展,公交从月票到IC卡,地铁从0公里到500公里。希望未来,能用更多的卡片,展示成都公共交通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让老百姓出行幸福、幸福出行。            

相关链接:  

我的“带感”生活③|50岁重拾绣花针创业,杨华珍让大山里的传统手艺走向世界  

我的“带感”生活② | 黄晶:“亮晶晶”照亮孩子前行路  

我的“带感”生活① | 陈龙:时速300公里的“飞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