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蒲南溪

朱德与马鞍中学师生合影

“努力学习,热爱劳动。”“为共产主义培养新人。”“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培养共产主义新人。”60年前,朱德回到他的家乡南充市仪陇县。1960年3月9日-11日的紧凑行程中,他去了很多地方进行视察、缅怀,看的学校特别多,对家乡教育非常关心。

在父母故居处,朱德到陈列室观看了举办的简易陈列展览,以严肃的口吻对陪同的县委书记康智盛说:“不要办我的展览,如果社员也不愿搬进这些房子住,那就把这个地方办成一所学校,好不好,现在就改。”后来,县委遵照朱德的指示,在这里设了一所学校,直到朱德去世,学校并入乡镇中心校。

金城小学门口,朱德种植于1908年的皂荚树

60年前的家乡行,朱德留下许多对教育事业的嘱托。文章开篇的三句话,就是朱德题写于马鞍小学、金城小学、马鞍中学的寄语。在马鞍小学临走时,他一再教导当地的教职工,一定要把这些娃娃教好。如今,金城小学内,朱德1908年种植的皂荚和桂花树枝叶繁茂,它们历经风雨泽被后人。“朱爷爷”的寄语也一样地生根发芽,深植于仪陇教育的发展之中。

金城小学皂荚树下的纪念碑

学校变了样 山村孩子不断走出去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不久前,一份博士论文致谢登上热搜,主人公的励志求学经历引来全国网友热议和共鸣。这篇论文的作者就是来自仪陇县的黄国平,通过努力求学,他定居深圳,供职于腾讯AI实验室。

黄国平不是个例。银山乡云雾寨村的蔡菊英,母亲出走多年,奶奶残疾,父亲长期在外打小工,2015年获央视最美孝心少年,在教育资助下,2020年考入中山大学生物医药专业。

1960年回乡朱德在马鞍中学曾住宿的房屋

黄国平、蔡菊英不放弃求学路,仪陇县也没有停下教育求变的脚步。他们曾经就读的学校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山坳中的炬光小学为例,二十年前黄国平就读时,这里只有两栋房,孩子们使用的教室,是上世纪70年代修建的瓦房,风雨袭人。从2008年开始,四五栋新校舍陆续修建,2018年,瓦房被推倒重建,800平方米的水泥操场变成了10亩的塑胶操场,孩子们能在上面尽情奔跑。

金城小学教学楼

“现在仪陇乡镇上的建筑,最漂亮的是学校。”仪陇县教体局副局长席维涌介绍说,从2017年起,县城教育扩容工程累计投入36.5亿元,几乎每隔一公里,都会有一个幼儿园、小学、中学。去年,仪陇投入1.024亿元,持续推进乡村学校提升工程,新建教师周转宿舍180套,维修改造学校57所,新(改、扩)建乡镇幼儿园11所。十三五期间,投入1.1亿元,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配备学生计算机5192台,班班通887套,改造106所学校校园网络,搭建智慧教室、智慧食堂、智慧校园发展新模式。

朱德在马鞍中学题词原件

据仪陇县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9.8万人,其中建档立卡学生1.1万人,均正在接受或已完成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达标率100%。脱贫攻坚以来,全县普惠性项目年均资助各类贫困学生8.9万人次,年均累计资金达到1.06亿元,做到了精准资助、应助尽助。

朱德有关教育的题词

像朱老总一样投身教育

一百多年前,朱德供职于仪陇县高等小学堂(现金城小学),推行新学,教学生们强身健体、热爱劳动。一百多年后,金城小学不仅修建了新的体育场地,还从今年开始开辟两亩劳动实践地,指导高年级小学生栽种玉米、土豆、番茄等植物。一百多年来,在金城小学,朱老总的“同事”队伍扩大了五倍,更多的人才投身到教育事业中。

朱德曾工作过的金城小学

而仪陇全县范围内,人才“引培”工程也有了效果。近三年,仪陇共招考免费师范生103人、公招教师965人,引进研究生71人,通过教学技能培训、网络培训、送教下乡等方式培训教师2.75万人次。

“这个月我们学校就要把成都育才的叶德元老师请来做讲座,主题是’如何做好班主任’,让学校老师学学成都的先进经验。”金城小学校长王正光说,学校每年都有针对老师的培训活动,不仅组织教职工走出去到北京、宁夏、成都等地学习,也要把全国范围内知名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请进来。

金城小学里的运动场

王正光特别提到仪陇特色的名师、名校、名校长“三名”工程,“金城小学有四位老师是县级名师工作室成员,校内还设了三个名师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对教师,特别是新教师的带动作用特别强,定期也有培训和竞教。”仪陇从2012年率先推行“三名”工程,搭建城乡互学互鉴教育平台,促进县域内外教育交流活动频繁、互动深入。去年,仪陇有130余名教师赴教育发达地区外派学习、挂职锻炼。6人入选南充市“名师工作室”,5人获评“果州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2人表彰为“果州最美教师”,13人入选县第二批“帅乡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