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高新科创园项目签约 唐广 摄

川观新闻记者 郑志浩

“春季昼夜温差大,要让鸡舍保持适宜的温度,适时做好鸡群免疫和鸡舍的消毒……”4月22日一大早,内江威远县农业农村局特派员贺广春来到昌盛养殖专业合作社,向农户传授蛋鸡疫病防控知识,解决他们遇到的技术难题。

“科特派”下乡为农业发展供技术服务,是内江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前,内江正在以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为契机,汇聚优势科研资源力量,搭好科技创新载体平台“骨架网”,全力争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活力之城”。

引才引智

构建科技创新良好的“生态圈”

“希望各位专家充分发挥人脉、信息和资源优势,在引才引智、引技引资、引政策引平台等方面支持内江。”4月22日,论道问技·院士(专家)内江行暨内江市协同创新服务中心成立活动上,内江市委副书记余先河向在座的院士、专家承诺,内江将一如既往地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服务人才,为各类人才在内江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创新驱动发展,人才驱动创新。地处西部内陆的内江,高层次人才缺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吸纳各方英才补齐创新资源短板,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圈”,是内江推进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

内江市协同创新服务中心揭牌 郑志浩 摄

在当天的活动上,内江市协同创新服务中心落户内江师范学院,整合院士(专家)及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园区、科技成果等资源,全面促进内江市科技成果转化。一批院士、专家受聘服务内江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电信技术专家朱中梁被内江经开区聘为“产业顾问”。

“该中心也将努力把高品质的资源、项目、人才等吸引到内江,同时也要带着内江的需求走出内江,向全国要答案,回馈服务内江。”朱中梁说。

内江还大力实施“甜城英才”引进工程。截至2020年底,内江全市企事业单位通过“甜城英才”引进工程,共引进硕士及以上学历、副高及以上职称人才604人。

内投集团投资部副部长尤思是内江人,负责内江人才综合体项目规划,通过“甜城英才”引进工程回到家乡。“人才综合体项目目前每天有近两百名工人施工,5个楼栋完成了地基建设 ,预计2022年6月竣工。”尤思表示,综合体的服务包含了衣食住行和工作创业等各方面,将成为内江吸引人才的新地标。

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完善载体搭好创新“骨架网”

人才来了,科技创新成果来了,承接落地的载体平台就成为了重要依托,为人才和科创成果提供施展的空间。

4月15日,内江高新科创园招商启动暨签约仪式举行。内江高新科创园瞄准建设具有高服务水平的平台型科技园区,引入众多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包括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内江工作站,猪八戒知识产权服务运营交易(川南)区域中心,中关村创客小镇产业协同合作项目等。

作为内江首个科创园,内江高新科创园承载了内江高质量发展的新期待。针对入住企业,园区在前三年将按相关缴税标准,给予入驻企业等额产业发展扶持资金,建设政务中心、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满足企业的全方位需求。

“项目的落地,将从金融、技术、人才等方面为园区创新创业主体发展赋能,同时推动内江建设成渝地区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内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郑华透露,目前内江高新科创园A区和B区均已开工建设,园区整体也将于2023年竣工交付。

“从全市来看,内江已经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创新载体格局,还在不断完善科技创新的‘骨架网’。”内江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横向到边”是指内江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每个县(市、区)都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截至2020年底,内江已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省级4家,入孵企业575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有力的智力支撑。

“纵向到底”的创新载体格局同样在全省走在前列。内江正在建设省级创新型城市,内江隆昌市创建全国创新型县(市)进展有序。在上述基础上,2020年内江在全省率先探索市级创新型乡(镇)建设工作,选取5个试点镇,给予项目倾斜、政策帮扶和资金扶持等,力争打造一批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典型镇街。

推动成果转化

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近日,2020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内江4个项目榜上有名,其中两个项目获得一等奖、2个项目获得三等奖,创内江历年最好水平。

这是内江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和质量的一个例证。围绕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内江引进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厚植自身科研力量,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成为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白乌鱼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创新与应用推广”项目就是获奖项目之一,让农户尝到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甜头。

白乌鱼原产内江,但在养殖模式上之前长期处于粗糙的散养状态。“之前亩产量很低,有的缺乏养殖技术的农户甚至连鱼苗钱都没收回来。”内江市农科院科学院水产所副所长苏建介绍,该项目主要解决白乌鱼养殖品质和效益的问题,通过创新小池精养、白乌鱼混养、稻田综合种养及池塘生态高效养殖等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目前,内江推广白乌鱼面积突破10万亩,成功研发了“白乌鱼糕”、“白乌鱼片”、等特色产品,实现新增综合经济效益7.3亿元,带动一批农户增收。

清华大学“AI+肿瘤免疫治疗”项目组考察内江  水木深研·内江城市创新示范中心供图

还会有更多、更高端的科技成果将在内江转化。今年3月,水木深研·内江城市创新示范中心的牵线下,来自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AI+肿瘤免疫治疗”项目落户内江,助推内江现代医疗产业发展。“目前,我们主要服务于内江‘四新一大’产业发展,正在加速这些领域的成果孵化和推动创业团队的发展。”水木深研·内江城市创新示范中心副总经理曹伟银表示,该中心目前正在密切对接和推动新材料和新医药方面的合作。

接下来,内江将续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制定提升科研绩效、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政策举措,赋予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并加强专业化技术经理人培养,加速科技成果在内江的落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