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袁婧


川藏公路,


又称川藏线,


让无数骑行和自驾爱好者心向往之。


提到这条在建国初期修建的公路,


必然绕不开一所因它而生的学校。



在重庆交通大学校史展览馆有一张老照片——

1954年,大家欢庆川藏线建成通车。在照片的右侧,一个人高举毛主席题词锦旗。他便是今天档案故事的主角——重庆交通大学首任校长穰明德。

“重庆交通大学因川藏公路而生。”

解说员杨玥说,1951年,为修建川藏公路、建设大西南,邓小平主持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创建重庆交通大学前身——西南交通专科学校,穰明德任首任校长。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川藏公路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山高、谷深、河多、流急。

1950年7月-10月,穰明德带着一队精干的技术队伍在川、黔、滇、藏的崇山峻岭中进行艰苦详实的考察。要在地形复杂的西南地区搞好交通建设绝非易事,尤其是在川藏公路二郎山线段的施工中,看到赤手空拳的战士们用血肉之躯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穰明德有了切身的感受:如果没有交通专业技术人才,修路将要付出惨烈的代价。

在川藏公路的建设中,一个很重要的技术难关就是架设跨越怒江的铁桥。铁桥能否按时修通,直接关系到1954年能否实现通车拉萨。

为了给怒江桥段进行准确定位,穰明德带队从邦达步行到东久,走了30多天,行程达到1250公里,最终选定了建桥位置。

在另一张老照片中,穰明德在川藏线建设工地指挥。照片背后的故事是,为了赶在预定时间通车,穰明德吃住都在工地,与修路战士同甘共苦。

杨玥说,就是这样一位老校长,其实只读过一年私塾,他的科学文化知识都是在战争中挤出时间自学,为了更好地筑路架桥,为了新中国交通事业发展,他在修筑川藏公路期间,根据自己工作中的经验体会,硬是亲笔写出了十万字的手稿,也就有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本公路建设专著——《西南公路建设中的若干问题》。

“这本看似浅显的学术专著实在是来之不易,它既是学校科研创新的星星之火,也是学校办学育人的炙热初心。”杨玥说,重庆交通大学自1951年创办以来,经历了多次改换校名、多次变更隶属关系、多次搬迁校址的办学历程,不变的是为交通运输行业、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初心。

(图片由重庆交通大学档案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