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珣 川观新闻记者 邵明亮 文/图、视频


位于绵阳江油市的武都水库

“奋战二十多天,损毁的渠道终于具备通水条件了,今年春灌用水有保障了。”3月29日,看着修整一新的渠道,四川省绵阳武都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简称武引局)供水科科长李峰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

当前,四川的大春生产已经逐步展开,农业用水需求逐渐增大,保障春灌用水对粮食生产安全至关重要。去年四川遭遇罕见暴雨洪涝灾害,全省各地水利工程设施损毁严重,严重影响今年春灌供水。跟武引局一样,自去年汛期后,全省水利系统正抢抓工期,抢修水毁工程,确保今年春灌用水。

抢修水毁工程 保障及时通水

“别看这仅仅200多米的渠道,这直接关系三个县(市)近50万亩农田的大春栽插!”李峰指着位于三台县锅底山的一段渠道告诉记者,去年8月11日这段渠道受暴雨山体滑坡损毁后,一直牵动着他和同事们的心。

这段渠道是武都引水工程一期灌区(简称武引灌区)的一条输水干渠——涪梓干渠的一部分。每年春灌期间,武都水库的水源就是通过这条干渠把农业用水输往灌区多个县(市、区),可谓是一条“生命通道”。

武引灌区一期取水枢纽南河水毁抢险工程施工现场

涪梓干渠去年汛期一共出现4段损毁,总长约1000余米。负责损毁渠道修缮施工的四川国禹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揭成勇3月以来几乎成天泡在工地上,就是为了确保相关工程的建设进度与质量。“我们跟业主方是立了‘军令状’的,3月底前一定要具备通水条件。”揭成勇说。

除了干渠,很多支渠、斗渠、农渠和毛渠的损毁和淤积也会直接影响春灌效率。在绵阳市游仙区,受去年“8.11”洪灾影响,该区29条武引斗渠以上工程和红岩分干渠、石牛斗渠游仙段、三座提灌站及其输电线路全部遭受严重水毁,共计损毁569处20余公里。

武引灌区涪梓干渠一处水毁渠道正在修缮

绵阳市游仙区武都引水工程建设管理局供水股股长田兴康介绍,为确保今年全区22万余亩农田春灌供水,专门成立了“保春灌助春耕"”工作专班,抽调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多次到灌区供水渠道排查“肠梗阻”,全面完成了总长1250公里分支渠、斗渠、毛渠的检修和清淤。

据四川省农田水利局灌区科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省管大型灌区暴雨洪灾水毁水利工程及附属设施达上千处,受损渠系(不含河道)长度约70公里,目前整治修复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为今年全省大型灌区春灌用水打好了基础。

武引灌区一期取水枢纽

科学蓄水调水 保障充足供水

“我们现在正在加紧向丘陵灌区补充蓄水,把丘陵所有大中小型水库全部装满,在栽秧开始之前也要向丘陵灌区补充一定水量,是可以保证今年春灌用水。”最近几天,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供水科科长徐兴文每天都密切关注灌区用水调度情况。

都江堰灌区是我省的特大型灌区,主要造福成都、德阳、绵阳、遂宁等7市40县,今年预计实现灌溉面积1130.6万亩。

但据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预报,今年春灌用水期间灌区降水量较常年均值偏少1-2成,有中等强度旱情发生。针对今年形势,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分阶段编制调水预案,采取错峰、轮灌等有效措施保障用水。

作为武引灌区的主要水源,由于近期上游来水偏少和去年冬天寒冬发电用水偏多,今年武都水库蓄水量比往年同期减少了近5000万立方米,目前水库蓄水2.6亿立方米。

武都水库管理中心中控室

“尽管蓄水偏少,但是我们还是有信心保障灌区今年春灌用水。”绵阳市武都水库管理中心运行调度科副科长黎阳告诉记者,前期武都水库已向下游的沉抗水库调水5000多万立方米用于春灌,加上5月份后上游降水增多,基本可以保障武引灌区今年春灌用水。

四川省农田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省各类水利工程总体蓄水量情况良好,面对今年可能出现的春旱,全省各级水利部门将坚持节水优先,科学优化水源配置,加快水毁修复、维修养护等项目的建设进度,采取“蓄、引、拦、提”等多种方式引水入塘入库,确保今年大春生产满栽满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