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6月10日,成都博物馆建馆以来水平最高、珍贵文物占比最重的重磅大展——“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开幕。本次特展汇集全国40家文博机构的珍品文物共220件,其中一级文物70件,珍贵文物达90%以上,开展即成“爆款”:博物馆外排长队,展厅门口排长队,作品前依然排长队,年轻人更成观展主力。这场展览究竟有何魅力?本期天府周末推出“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100讲”特别报道,敬请垂注。

川观新闻记者 成博 图据成都博物馆

汉字从哪里来?在变成我们熟悉的样子前,汉字又经历过怎样的发展演变?透过汉字,古人在记录什么、书写什么,又试图向我们传递什么?

6月10日,由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特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幕。展览得到全国20个省、直辖市40家文博机构鼎力相助,汇集贾湖刻符龟甲、殷墟甲骨、史墙盘、晋公盘、秦始皇二十六年铜诏版、辛弃疾《去国帖》、赵孟頫临《兰亭序》等珍品220件,其中一级文物70件,珍贵文物90%以上,是成都博物馆建馆以来水平最高、珍贵文物占比最重的展览。

观众在“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展厅外排队      

“不枉我排队两小时!”“超级震撼有没有!”展览开幕以来,持续引发观展热潮,博物馆外、展厅外、赵孟頫临《兰亭序》前,长长的队伍证明着大家对汉字与中华文明的浓烈兴趣与热爱。据统计,展览开幕一周观众数即突破10万人次,截至6月28日已有超20万人次观展,是成都博物馆近年来人气最高、预约参观人数最快突破10万的特展。其中85%以上为年轻观众,省内外游客的比例更是达到1:1。展览预计持续至今年9月。

8000年的文字传奇:从刻画符号到精楷定型

本次展览主体部分以“源”“远”“流”“长”4个单元构建讲述脉络,从汉字童年期的刻符龟甲说起,透过一件件珍贵文物,讲述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汉字流变,以及依托汉字而绵延千年的文明薪火。

贾湖刻符龟甲      

一片片殷墟甲骨上的文字,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郑重记录下商王征伐与祭祀的历史大事。“甲骨文的字形还不太稳定,异体字比较多,字的图画性强。但总体来看,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书写符号系统,象形、会意、形声、指事、假借、转注等6种造字法在甲骨文的时代已经有比较广泛的运用。”成都博物馆策划研究部主任、“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执行策展人魏敏表示。

展厅内景      

甲骨之后,史墙盘、晋公盘、中山王圆壶等青铜器上的铭文,标志着汉字的发展进入到金文时代。金文笔道比甲骨文更加肥粗、弯笔多、团块多,与之后行笔圆转的小篆一脉相承。秦公钟与秦始皇二十六年铜诏版上圆转端庄的秦篆,透过庄严美丽的造型,也预示着一个“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的统一时代的来临。

史墙盘      

晋公盘

与统一文字同步而来的,还有字体的简化与发展。“写快的愿望,以及书写载体和时代审美情趣的变化,共同推动着汉字字体的发展,而其中尤其有标志性意义的,是秦汉之际的汉字隶变。”魏敏表示,隶书简化了小篆的曲折变化,从书写和识读两方面深刻影响了之后2000年的汉字发展,是汉字古文与今文的分水岭,“我们这次展示的里耶秦简与居延汉简,就是当年刀笔吏群体留下的文字资料,对于有一定繁体字经验的观众来讲,要认识这上面的文字已经比较容易。”此后,历经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持续发展与创新,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名家的精楷宣告通行至今的汉字正体最终定型。

文字的简化不仅带来了书写效率的极大提升,更使汉字的广泛传播与书写艺术的发展成为可能。此次展出的赵孟頫临《兰亭序》、赵佶行书《方丘勅卷》、祝允明草书《岳阳楼记》等历代名家书法作品备受瞩目。

褚遂良同州《三藏圣教序碑》拓片

祝允明草书《岳阳楼记》(局部)      


赵孟頫临《兰亭序》(局部)

透过文字看历史:汉字与中华文明相生相发

关于早期国家的重大事件,《左传》将其概括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目光转向更早的商代,殷墟甲骨上刻写的文字几乎全部与征伐、祭祀相关,“这种现象其实也告诉我们,早在商代,人们已经开始通过文字来与他们想象中的神灵相通、与祖先相通,建立起早期国家的信仰体系和精神体系。”

公元前221年,在秦统一天下的历史背景下,统一文字成为国家建构中重要一环而被提上日程。此次展出的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铜诏版,以秦篆阴刻40个字,记载了始皇统一天下后,要求全国推行统一度量衡制度的历史事件。“但事实上,统一度量衡、乃至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都建立在文字统一这一大前提的基础上,文字统一才能确保政令通达,将中央的诏令传至四海。”

秦始皇二十六年铜诏版      

此次展览中的几块北朝石碑,尤其能显示汉字对于国家统一、文化绵延的非凡意义。魏晋南北朝是一段长时间的分裂时期,伴随衣冠南渡,广大的华北地区被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统治。“在这一时期,中国南北因汉字而文脉相连,由北魏碑刻发展出的魏碑体,更是与南朝的楷体并行发展、相互影响,共同为唐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魏敏表示。

刻符黑陶罐      

汉字是往圣绝学的传播载体,也书写着儒学思想熏陶下文人士大夫们的家国情怀。赵孟頫临《兰亭序》,临写着“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的名士风流与“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生命感悟;祝允明草书《岳阳楼记》,则追忆着范文正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泊情趣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追求。

辛弃疾《去国帖》      

“除了汉字,世界上很少有哪种文字,能够让书写本身成为一项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艺术。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我国的文人多少都是有点文字崇拜的。”魏敏表示,“比如在展览临近尾声位置展示的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唯一真迹《去国帖》。单看辛弃疾的字,可能并不如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人的字那样个性飞扬,但是国人历来崇敬辛弃疾的为人。因此,选择将《去国帖》放在展览最后,也想引导大家去思考汉字之中所蕴含的精神性的东西,去感受古代文人的德行操守与家国情怀。”

展厅内景      

近者悦,远者来:汉字里的东亚共同记忆

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都与汉字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毛笔与纸张结合,使汉字在文人的笔下汪洋恣肆、变化万千,写字从此成为一种表达内心丘壑的方式。与此同时,印刷术的出现和普及,则使以前为少数人所能认识和使用的汉字,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的文字符号,从而使学问成为普罗大众也可以接触的文化资源。

观众参观“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      

著名学者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的文化繁荣也同时对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产生了深刻的文化影响。这种影响从它们自创的民族文字中可以明显感受得到。展览第三单元集中展出了西夏木雕版、刻有契丹文字的茶叶末釉牛腿瓶、刻有女真字跋文的《奥屯良弼饯饮题名跋》拓片等来自北方的文物,观众们虽然无法看懂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的具体内容,但从其方正的结构,以及对汉字偏旁部首的颇多借鉴中,也天然地能够感受到一种与汉字的相亲相近。

元刻本《乐府诗集》      

汉字的影响范围远不止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今天,文化研究领域中“汉字文化圈”的概念,即是对历史上汉字影响范围的概括,除了中国,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均在历史上深受汉字和中华文明辐射,并分别形成了越南字喃、朝鲜半岛“吏读”、日本平假名与片假名等脱胎于汉字的书写系统。“展览中,我们选取了《安南志略》《大越史全书》和《日本书纪》三部来自‘汉字文化圈’中国家的史书,意在向观众说明,汉字在历史上对周边国家的深刻影响,成为它们今时今日追溯自身历史时必须识读的文字。”

秦公钟(局部)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书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王道义前后两次与文艺界同仁到成都博物馆观展。“这是一场颇具特色的、以汉字文化和中华文明为主题的展览,为近年来少见。”王道义表示,该展以独特的策展理念,通过甲骨、青铜器、碑刻、出版物、精品墨迹等形式,对8000年汉字发展脉络和中华文明历程进行了清晰梳理。同时,附着在精美文物上的文字、文本内容本身,也是中华文史哲的精神瑰宝,透过它们,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悠久而多元的中华文明。“其中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远古文物,是展出的带‘目’字贾湖刻符龟甲以及龙山晚期的人射马石雕,它们延展了我们对甲骨文之前的汉字发展演变过程的理解,以及中华先贤仰观俯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由图画、契刻而创为文字的直观认识,对参观者而言有着强烈、鲜活、多维度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