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也一定被
《中国诗词大会》
刷屏了
据说这是一个看完
就觉得自己是文盲的节目
节目突然大火
主要是因为
一名来自上海的16岁(00后)小姑娘:
武亦姝
↓↓↓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
第一环节的个人追逐战中
武亦姝9道题全部答对
战胜百人团中的308人
成为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以来
在这个环节里的最高分的获得者……
年龄小 长得高 有颜值
这个妹子真的美sei了……
人家妹子曾说
自己的书桌上只有一本书
那就是陆游的诗词
来,想想你书桌上放的是什么……
《中国诗词大会》
目前已经举办了第二季
拯救了无数玩手机的低头族
被网友称为“诗词界的饕餮盛宴”
参加这个节目的基本技是:
需要极强的记忆力,
还要满腹诗文信手拈来,
像一古人在那吟诗作对!
做一个行走的“诗词库”!
并且这个节目
从评委到选手都很强!
中央民族大学的副教授蒙曼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诗词歌赋她信手拈来
▼
自带萌点的北师大教授康震
每一个时代
人们都喜欢美好的事物
我们这个时代也一样
大家都希望自己追的星
既有姣好的面容
也有美好的内心
▼
13岁的初一学生叶飞
擅长用文言文写作
小小年纪就有不俗的诗词积累
▼
北大博士生陈更
工科出身却满腹文才
连续好几场都是擂主
▼
除此之外!!
参加诗词大会的川籍选手
我们更是不能错过!!
▼
1、彭雨蓝 何兴理 张廷歌 张廷语
图片从左至右分别是:
彭雨蓝:从小热爱中国古典文学。
何兴理:11岁,草堂小学6年级3班的学生,杜甫草堂小小讲解员。
张廷歌、张廷语:一对双胞胎兄弟。在填写“中国诗词大会”报名表时,廷歌用“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来形容自己。
这4位草堂小学的小朋友在节目第五期录制时,台上两位挑战者的飞花令很快结束了,大家意犹未尽,董卿临时请第一排的选手继续飞花令,坐在第一排的4位小朋友都参加了。
飞花令:古时候人们经常玩一种“行酒令”的游戏。是中国古代酒令之一,属雅令。“飞花”一词则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行飞花令时选用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7个字。
这一期的飞花令是“风”字,轮到张廷歌时,他接了“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张廷语接了“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彭雨蓝接了“小楼昨夜又东风”,何兴理接的是“山河破碎风飘絮”。四个孩子自豪地说:“我们都接出来了!”
2、彭红宾
彭红宾:四川油田灭火工人,从百人团中冲出的黑马。
参与《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飞花令”的彭红宾也是一匹黑马,他和罗墨轩争夺攻擂的机会。
那一晚的“飞花令”是在“山”中行走。两人棋逢对手:山外青山楼外楼;收取关山五十州;青山横北郭;不教胡马度阴山;钟山风雨起苍黄……越到最后,彭红宾的气势越高,罗墨轩就在这份气势里慌了阵脚,败下阵来。
那一晚的高峰对决,是在两个纯爷们之间进行的,这也让场上的选手兴奋不已!久经沙场的彭敏却没有给新手彭红宾多少机会,以5:2的比分赢得胜利。而董卿送给彭红宾陆游的诗作为鼓励: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3、彭超
彭超:来自攀枝花市米易县,就读于四川大学法学院的一名无臂学生。
当天,在时长约90分钟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彭超过五关斩六将,连续答对10道诗词题目,战胜另外4名攻擂选手,获得攻擂资格。
在最后争夺擂主的比赛中,彭超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没有放弃,而是越战越勇,以丰富的文学知识、深厚的诗词功底和高超的答题技巧,最终以出色的发挥,完成了对北京大学才女的逆转,赢得了观众、嘉宾的喝彩和鼓励,成为该节目首位擂主。
4、夏昆
夏昆:新都第一中学语文老师。击败上期擂主李四维,成为新擂主。
四川籍选手夏昆也是在《中国诗词大会》中一战成名的。央视一套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五期,来自成都市新都一中的语文老师夏昆,作为中国诗词大会百人选手团之一,仅答对八道题,便获得有史以来最高分,获得攻擂权,并一举击败擂主李四维,成为新擂主。
赛前,有观众把第五期称为“死亡之组”:守擂者是号称能背诵一万首诗词的李四维,攻擂者中有曾获得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冠军、号称“诗歌之王”的石继航,还有同样获得过“中华好诗词”冠军的才女王泽南,另外还有警花王欢和古典文献学研究生宋浩。
一道十二宫格的题,夏昆竟然战胜了百人团中过半选手。最后他又势如破竹,以总分291分的现场最高分成为攻擂者,挑战上期擂主李四维。
攻擂一开始,夏昆老师便通过图片抢答题先得两分。李四维抢答第三题时出现失误,送给夏昆老师一分,比分变成3:0。之后李四维整顿情绪,终于在线索题中抢答成功,夺得一分。但夏昆老师并未手软,紧接着又在猜城市名和诗句两道题中连下两城,最后以5:1的大比分战胜上期擂主李四维,成为第五期擂主。
除了《中国诗词大会》,四川籍的选手还参加过很多比赛哟,有些着实让人惊叹呢!
王英梅
王英梅:四川大学的教授,特长:“听音识人”。
挑战现场,评委从观众中随机挑选10人藏在背板后逐个发声,王英梅老师在无法看到发声者的前提下,通过回答不同问题的声音判断出其中3位的长相,顺利完成了挑战。
四川大学“岂曰无衣”组合
刘静伊、王俊淇:第二届中国成语大会24强选手。
第二届中国成语大会24强选手刘静伊、王俊淇来自四川大学。王俊淇表情丰富,他的照片总是被做成表情包。刘静伊是川大话剧社团的成员,特别擅长话剧表演。
在首场24进18的角逐中,对阵作家队“男枪女炮”组合的第一局比赛时,两人面对对手1'19"9的成绩,沉着应战、配合默契、娓娓道来,最终以1秒的成绩险胜对手,着实让现场的观众、选手叹为观止。
吕飞龙
吕飞龙:《最强大脑》“吼破”玻璃杯。
四川小伙吕飞龙面对节目组准备的共振频率500多赫兹的高脚红酒杯,吕飞龙第一次挑战没有成功;第二次挑战,吕飞龙戴手套握杯底,在众人还来不及反应时杯子碎了。
科学评审魏坤琳表示:“完成这个挑战,本身跟大脑是绝对有关系的,第一,要听杯子的共振频率是多少;第二步,需要持续地通过控制喉部的发声,这需要精细的肌肉控制,还需要持续发出相似频率的声音,且这个声压必须有一定的持续性。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