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吴晓铃
三国历史上,诸葛亮不仅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政治家,更长于巧思。史料记载他不但发明木牛流马搞运输,还曾改革兵器、制造出可以“一弩十矢俱发”的诸葛连弩。这种杀伤力巨大的冷兵器究竟什么模样?在四川博物院收藏的一件蜀汉“景耀四年”铜弩机,或许可以得窥其中风采。
铜弩为蜀汉遗物
这件弩机1964年3月在四川郫县太平公社的一座晋代墓葬中出土。它长16厘米,最宽12厘米,主体是弩机机身,前方有用于挂弦的挂钩,挂钩后是用于瞄准的准星。最为珍贵的是,弩机机身上刻有铭文共33字:“景耀四年(公元261年)二月卅日中作部左兴业,刘纪业,史陈深,工杨安作十石机,重三斤十二两”。
四川博物院典藏部副主任李媛介绍,“景耀”为蜀后主刘禅的年号,这33字铭文说明这件铜弩是在诸葛亮去世20多年之后铸造的。为了确保弩机质量,机身上还刻下弩机由“中作部”负责制作,并写明制作的工匠杨安和负责的官吏名字,以及弩的强度和弩机的自重:“十石机,重三斤十二两”。可以看出当时对弩机的制作和管理还是相当严格。据介绍,蜀汉时的斤折合现在只有0.4455斤,因此按现在的重量计算并不重,但它仍算是冷兵器时代杀伤力非常强的武器。
弩是古代用来射箭的一种兵器,由弓发展而成,但射程更远,命中率更高,也更具穿透力,是古代兵车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步兵有效克制骑兵的一种武器。早在战国时期,弩机就已经出现,并在秦汉时期盛行。到了三国时期,史料记载诸葛亮曾经改进弩机的样式,制作出一种连弩,一次能发射十支箭,火力很强。那么,这件在蜀地发现的铜弩,就是诸葛亮发明的连弩吗?
诸葛亮改革武器的例证
由于这件弩机的机身有所残失,缺少了用于扳发的“悬刀”(相当于扳机),弩的木臂部分也没有,因此并不能确认。不过李媛认为,史料记载诸葛亮为了北伐需要,曾“损益连弩”,对连弩进行改进,使其能发挥更强大的威力。此件弩机是在诸葛亮去世后20多年制造的,其标准应该是诸葛亮改造后的规格,因此称其为“诸葛连弩 ”也并无不当。
这种改造后的连弩究竟有多大威力呢?史料记载,强弩的射程可达600米,特大型床弩的射程更是可达千米。这种“十石机”,就属于强弩。它先把弦拉开扣在扳机上,射箭时才把机扳开,由弓把箭射出去。拉弓的所需的力量可以靠足蹬或车绞,有时还要把两三张弓合成一个弩,使其穿透力更强,同时射出去的箭也可以比较多。诸葛亮改进的连弩,也有可能就是这一类的制作。“一弩十矢俱发”,从当时战争环境及武器制作来看,应是一项重要的军器制作技术革新。而在真实的历史中,魏将张郃在木门战斗中,就死于伏弩。由此可知诸葛亮“长于巧思”,确非虚誉。
遗憾的是,由于缺乏实物乃至图像等方面的物证,诸葛连弩的结构至今仍是个谜。更让人唏嘘的是,诸葛亮虽然走出隆中以后就为了刘备的光复汉室奋斗终生,最终蜀却为魏所灭。不过,正是在诸葛亮改革武器的基础之上,两晋南北朝时期,才有了威力更大的强弩,最终“所至无不摧陷”。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非一般的四川宝贝
历史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