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内涵发展,推进双一流建设,需要创新人才支撑。

即日起,四川日报、川报观察推出“走进四川高校超强科研团队”系列报道,聚焦科研团队专注钻研的精神和创新突破的魅力,展示高校前沿科技魅力,探讨创新发展背后的人才队伍建设新思路。

6月报道毕,我们还将推出“为你心中的四川高校最牛科研团队打call”网络投票活动,敬请关注。

川报观察记者 江芸涵

名片>>>

西南石油大学压裂酸化教学科研团队


西南石油大学压裂酸化教学科研团队,致力于油气增产技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团队牵头创建了国内第一个油气藏酸化实验室,参与了中国各大油气田的压裂酸化技术攻关,自"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科技奖6项、省部级奖20项,出版专著9部,发表论文1500余篇,发明专利150余件,形成创新技术50余项,转化应用创新产值达2000亿元,为中国压裂酸化理论和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压裂酸化团队合影(丁晓峰摄)

探访>>>

把数千米以下的石油和天然气从致密的岩石中快速高效地开采出来,是充满挑战的难题。西南石油大学有一个科研团队专门解决这个难题——在地下修建油气流动的"高速公路",专业词汇叫"压裂酸化工程技术",是快速提高油气产量的核心技术。

中国85%、全球约96%的油气资源开发都需要这项技术,在油气开采领域,这项技术相当于足球场上的临门一脚,不可或缺!

经过60年发展,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的压裂酸化教学科研团队,逐渐建立起国内最重要、最系统化的压裂酸化技术创新基地,发展成为中国油气增储上产研究及人才培养领域的主力军。在业内大名鼎鼎,在公众眼里还很陌生,压裂酸化团队到底有多牛?

近日,记者走进西南石油大学一探究竟。

创新引领压裂酸化技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2017年1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西南石油大学荣获两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其中,由校长赵金洲教授领衔的团队"深层超深层油气藏压裂酸化高效改造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压裂酸化团队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荣誉面前,压裂酸化团队很低调,从"油气田大型酸化压裂工艺技术"获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以来,他们拿奖已拿到手软。

团队不仅自身优秀,还持续培养优秀压裂酸化专业人才。团队在1985年受石油部委托举办了第一期全国性压裂酸化培训班,目前已培养或培训了全国70%以上压裂酸化技术骨干,成为我国压裂酸化技术人才培养重要基地,业内称为压裂酸化"黄埔军校"。

1959年,任书泉老师率先在四川石油学院(西南石油大学的前身)开展压裂酸化理论和技术研究,掀开了国内酸化研究的新篇章。1978年,国内首个酸化实验室在该校建立,任书泉成为该领域的奠基人。他潜心教学科研、矢志报效祖国的精神深深影响了身边的青年教师,以赵金洲、赵立强等为代表的青年教师陆续加入,酸化、压裂研究团队雏形初显。

赵金洲

1977年,我国开始大量从国外引进压裂酸化施工急需的压裂车组,但当时国内技术水平落后,会操作压裂车的技术人员极少。无奈之下,赵金洲等团队成员逐句翻译压裂车操作手册。也就在那时,他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压裂技术的空白填上。但压裂酸化是涉及多学科的综合复杂技术,仅依靠买回来的硬件(压裂车)是不够的,还需要软件系统。

1983年起,团队开始研发压裂酸化软件体系,在国内首次系统建立了考虑多种因素变化的压裂二维和三维理论模型,开发出我国第一代二维、三维压裂设计软件和酸化设计软件,引领我国与国外几乎同步从压裂二维跨入三维时代。此后,陆续研制了水平井压裂酸化软件等多项专用软件,保证了我国压裂酸化技术的成功应用。

压裂酸化团队早期合影

到上世纪90年代,以赵金洲、赵立强为骨干的第二代创新研究团队发展壮大。他们聚焦油气增储上产难点,发挥团队科研技术优势,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逐步缩小与国外差距。进入新世纪以来,杨兆中、胡永全、刘平礼、李勇明、李小刚、李年银、罗志锋和任岚等教授的新鲜血液注入,团队进一步壮大为国内领先创新研究团队。

他们继续坚持创新发展,以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工程实验室压裂酸化分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平台,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级项目及三大石油公司课题,在深层超深层、致密超致密、高压超高压及缝洞型油气藏、页岩和煤层气藏等压裂酸化领域,取得系列重大创新引领成果。

火山口上干"革命",啃下高含硫气田开发技术硬骨头

2007年,位于四川宣汉的普光气田开发拉开帷幕。这类高含硫气田开发历来被看作是"勇敢者的游戏",开发中不可缺少的压裂酸化技术,全球没有成功先例。

在这特殊关头,西南石油大学压裂酸化团队接受了普光气田增产的重大攻关课题。"原计划打井80口要减少到50口,且每口井的产气量要从30万方/天提升到80万方/天,一口井增加的天然气产量可满足20万户人家生活所需。"

赵金洲把这段没有退路的时光称为"火山口上的革命"。

压裂酸化团队成员指导学生做实验 。李俊豪 摄

压裂酸化团队成员指导学生做实验(丁晓峰摄影)

团队成员夜以继日攻关,攻克了高压安全注入酸液、高温下酸液对管柱的腐蚀、硫沉积和酸液在地下流动无法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了智能酸压技术。成果的实施,硬生生的在温度达150多度、5000多米深的地下开辟出了天然气流动"高速公路",成功率和有效率均达100%,单井产量提高2.7倍,建成百亿方年产能力,保障了国家"川气东送"重点工程顺利实施,惠及长江经济带70多个大中型城市、上千家企业、2亿多居民。该成果促进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掌握开发大型高含硫气田核心技术的国家,由于这一突出贡献,西南石油大学压裂酸化团队2012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压裂酸化团队成员指导学生论文。李俊豪摄

能啃硬骨头,这是团队的真实写照。如今,全国所有压裂酸化攻关的油气田,首选他们作为技术指导和支撑。

我国的页岩气和煤层气资源在全球名列前茅,四川省页岩气资源量全国第一,但将地下的页岩气、煤层气资源快速开采出来,难度巨大。主要原因是天然气在地下流动的通道过于狭小,相当于要从仅有头发丝600分之一大小的岩石孔隙中开采天然气。

在页岩和煤层中修建"高速路网"的关键技术是水力压裂。压裂酸化团队瞄准页岩气、煤层气地下高速路网的建造,进行了近20年的持续攻关。不仅拥有"路网"结构设计方面50多项发明专利,还研发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压裂液、支撑剂等"筑路"材料,创建了根据地面数据诊断地下路网建造行为的"千里眼"方法。这些成果在四川盆地和全国页岩气、煤层气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为四川盆地天然气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话>>>

西南石油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赵金洲教授:

为祖国加油 为民族争气贡献科技力量

记者:怎样看待团队工作的意义?

赵金洲:当前国内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仅占18.8%,天然气占7.2%,中国能源消费尚处煤炭时代。而我国石油消费量的70%、天然气消费量的46%依靠进口,油气产量不但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更对国家能源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我们的职责,就是"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贡献科技力量。

40年来,团队不忘初心,聚焦油气增储上产难点,研发上百余项技术,应用于国内几乎所有陆上、海上油气田,同时推广应用到中东、中亚和南美等大型油气田。

记者:团队获得这么多成果靠的是什么?

赵金洲:是传承和创新。我们的前辈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一直感染着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知难而进,敢于拼搏,这是石油人的精神,也是我们的坚持。从最初的酸化技术,到我后来主导研究的压裂技术,团队始终把创新放在第一位,紧密结合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瞄准油气科学和工程前沿,不断引领我国压裂酸化科学发展。

记者:团队在油气田开采现场工作辛苦又危险,就没想过离开做点轻松的工作?

赵金洲:说实话,从业这么多年,面对的各种诱惑确实很多,但我们团队一直坚守在这里。大家也许是太忙了,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就是这么踏踏实实地干。搞科研最怕三心二意,我们就瞄准压裂酸化技术难题,集中力量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不断取得突破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