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薛维睿

巴中市区往南2公里,就是南龛山。一千多年前,巴州刺史严武第一次来到南龛山,看到这里树木高大、绿叶成荫,便在《南龛楠木》里写下“高枝阔叶鸟不渡,丰掩白云朝与暮”。

南龛石窟

巴中是古代南北交通要道——米仓道的必经之地。唐宋时期,米仓道非常繁荣,南来北往的商人、官员和文人在巴中驻足,沿着山崖石壁开窟造像、装彩题词。巴中现存石窟59处500余龛窟,其中,以南龛石窟规模最大、保存最好、艺术最精美,成为巴中石窟的代表。

多为凿于崖壁上的浅龛

3月初的南龛石窟,苍松挺拔、翠柏长青。记者沿着密集石阶一路往上,在清幽绿荫之中,崖壁上的层层龛窟隐约可见。迈过最后一级石梯,一块巨大的石壁,如同天然屏障遮挡住后面的佛像。在崖壁上,雕刻着隋唐以来历代的观音造像,“云屏”“光福寺”等摩崖题刻,以及著名的《严武奏表碑》。

“这算得上是南龛石窟的‘镇馆之碑’。”巴中南龛石窟研究所所长李盛明说,虽然历史上对严武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他对于巴中佛教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时为京兆尹的严武,被唐肃宗下诏贬为巴州刺史。他在巴州任职期间,见这里的幽深古刹萧条破败,龛窟佛像满布苔藓,便进行了一番整治修缮,并奏请唐肃宗为巴州南龛佛寺题名。皇帝看到严武的奏章后,敕命了“光福”的寺名。

南龛石窟

“(巴州)南二里有前件(代)古佛龛一所,旧石壁镌刻五百余铺。划开诸龛,化出众像,前佛后佛,大身小身,琢磨至坚,雕饰甚妙。”如今,这件雕刻于唐乾元三年(公元760年)的碑刻,碑文仍然清晰可辨,书法圆润典雅。碑文内容记录了严武修葺寺庙、奏请皇帝为寺庙赐名的原因和经过,为研究南龛石窟摩崖造像的重要文字资料。

穿过云屏石,沿石阶而上,神仙坡尽在眼前。神仙坡南面多题刻,远道而来的客商官员在这里吟诗赋词,刻于石壁;北面则为造像最集中的区域,放眼望去,大小龛窟,密如蜂房,成为南龛最具标志性的景观。

南龛16号六臂如意轮观音

南龛石窟是巴中境内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石窟,现存造像176龛,2700余尊。释迦佛、弥勒佛、菩提瑞像、双头瑞佛、如意轮观音、地藏……南龛石窟内容丰富,造像精美。西方净土变和毗沙门天王龛像在这里尤其突出,是唐代四川非常流行的题材。1988年,南龛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南龛石窟,巴中各处还分布着很多石窟。”李盛明说,包括南龛石窟在内,巴中市境内现存石窟59处,500余窟(龛),8000多尊造像。2001年,水宁寺石窟、西龛石窟、北龛石窟合并到南龛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宁寺石窟在巴中城东的水宁镇,作为“米仓道”的必经之路,这里也是古代巴蜀通往汉中的必经之地。由于重要的地理位置,这里在唐代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如今,古寺已经看不到踪迹,但在水宁河两岸约500米的石岩上,仍有盛唐造像38龛,316尊。西龛和北龛,则分别位于巴中市城西和城北,现存造像分别有90余龛和34龛。

对于巴中石窟的开凿年代,过去说法不一,大体上有始于初唐和隋两种说法。李盛明说,《严武奏表碑》上留下的记载,尤其是“前件古佛岩”“岁月绵远,仪形亏缺”等描述,成为巴中石窟起始于隋、盛行于唐的又一例证。

巴中石窟多为开凿于崖壁上的浅龛,实为摩崖石刻龛像,只有少数深广的可称作“窟”,现在仍称为“石窟”是因沿袭旧俗。

融汇中原和西域风格

公元三世纪左右,作为传播佛教的艺术使者,石窟艺术从古印度经过西域传到中国。南北朝佛教兴盛,佛教造像也达到第一次高峰。南北朝晚期,随着西魏北周军事上对南朝蜀地的征服,佛教信仰进一步进入到四川地区。在雷玉华和程崇勋编著的《巴中石窟》里,对巴中石窟的渊源和流变做过详细论述。

这一时期,二京(长安、洛阳)不少官员曾随唐玄宗和唐僖宗入蜀,将二京佛像样式带入四川。巴中石窟造像风格受到影响,佛像安详宁静、身躯魁伟,菩萨体态丰圆、雍容华贵,力士威武勇猛、气势不凡,这些造像形制都能在长安、洛阳的石窟中找到渊源。

南龛103号毗卢遮那佛

在巴中颇为流行的菩提瑞像,来源即为二京地区,其初形是唐王朝使者王玄策从印度带回来的样本。在神仙坡前,抬头一眼便能望见103号龛,是一尊唐代的菩提瑞像。这是南龛最大的一尊像,立于十余米高的崖壁之上,令人心生敬畏。佛像头戴高宝冠,胸前饰璎珞,右臂饰臂钏,结痂趺坐于莲花宝座之上,神态雍容华贵,庄严肃穆,是释迦牟尼最初降魔成道像。

除了在二京地区找到源头,巴中石窟还受西域经由河西传来的艺术风格影响。从西域至河西走廊南下后,向南经秦州(主要是经甘肃南部的天水境内),再向东南至兴元府境内与米仓道南段相合,可以进入巴中。在南龛石窟的题记中,“秦州僧”“凉商”等文字,说明了这条道路的存在。

南龛83号双头瑞佛

南龛石窟83号龛内有一尊双头瑞佛像,两佛共一身躯,结痂趺坐于须弥座上。李盛明说,双头佛像是很少见的一种佛像,目前在四川仅发现这一例。新疆克孜尔石窟曾出土过木雕彩绘的双头瑞佛像,敦煌莫高窟中唐时期壁画也有几处双头瑞像图,佐证了米仓道与敦煌、河西以及西域等地的关系。

南龛石窟65号、94号等龛内,均是以毗沙门天王为主尊的造像。毗沙门天王是佛教护法之神,通常以护法者形象出现,在寺庙和龛窟中不占主要位置。而南龛石窟的几尊造像,均以毗沙门天王为主尊。雷玉华分析,在中晚唐时期,毗沙门天王被视为战神,因此被作为主尊供奉。从西凉到成都,正是唐王朝与边境作战的主要区域,巴中的毗沙门天王可能直接来源于西北地区。在四川腹地原有许多毗沙门天王造像,但在同为川北门户的广元却无这种造像,说明毗沙门天王造像是经米仓道由巴中进入四川。

南北佛教造像艺术的分水岭

佛教艺术进入巴中后,除了带有二京和河西走廊的痕迹,也开始发展出独特的地方风格。巴中绝大多数龛窟为官商和百姓出资开凿,目的是祈福消灾、保佑太平,写实化和世俗化的风格开始显现。

南龛116号龛西方净土变,窟中左右两侧共有46尊听法菩萨像。这些菩萨各具姿态,坐姿自然随意,有的掀起衣裙,双腿裸露;有的托腮盘腿,若有所思。李盛明说,这种“不拘礼法”“得意忘形”的姿态,在菩萨造像中比较少有,却是日常生活中常能见到的场面。

南龛116号西方净土变

此外,左右龛柱侧立着两个天王,脚上穿着草鞋,被民间称作“草鞋天王”。“草鞋在当时川北地区颇为普遍,完全突破传统,呈现世俗化趋势。”李盛明说,随着时间推移,现在的草鞋已经难以辨认,但在一张上世纪80年代留下的照片里,天王脚下的草鞋依然清晰可见。

南龛鬼子母佛造像也体现了明显的世俗化风格。李盛明指向81号龛,中间坐着一位体型丰腴的中年妇女,衣着简单,形态朴实。她盘腿而坐,怀抱一个小孩,左右侧各有4个小孩。除了81号龛,68号、74号等龛都有同样的造像。

鬼子母佛原是婆罗门教中的恶神,护法二十诸天之一,专吃人间小孩,被称作“母夜叉”。被佛祖点化后,成为专司护持儿童的护法神。传入中国后,民间祈求多子多福,鬼子母佛常被人们供奉求子。世俗化的南龛鬼母造像,与普通妇女无异,全无神佛形态。在宋代的大足石刻中,现在能看到的鬼母题材,也多是这样世俗化的慈爱妇人形象。

南龛60号媚态观音

另外,南龛石窟造像的服饰风格也有世俗化和生活化的特点。107号龛的“竖三世佛”,三佛不著袈裟,穿着直襟开口的直袍服至小腹下部,敞胸露怀,身宽体胖,面部扁平,粗腰大肚。同样,60号龛的菩萨,头戴三叶冠,花裙曳地,衣带飘拂,身子微微前倾,俨然唐代宫廷女子的扮相,颇具动态之美,被称作“媚态观音”。

“巴中石窟是南北方佛教造像艺术的分水岭。”李盛明说。巴中石窟和中原石窟相比,造像艺术更具世俗化倾向和地域民族特点。四川石窟发展至晚期,这种世俗性和写实性更加明显,在安岳石窟和大足石刻达到高峰。雷玉华认为,巴中石窟是长安样式在四川传播的源头,其影响可下达于宋代的大足。

根据历史资料,石窟前后进行过约6次装彩修缮,最晚的一次是在清朝嘉庆年间。1999年,国家文物局曾对南龛石窟主佛区进行了抢救性危岩体加固保护工程。“不过,南龛石窟的保护现状仍然严峻,造像处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在雨水侵蚀、空气污染、风化营力等因素的影响下,面临着危石崩塌、雕刻风化、病害严重等问题。”李盛明表示,目前,研究所正在编制危崖加固(二期)方案,“但由于专家观点不统一,方案确定比较困难,我希望更多专家到巴中来,为南龛石窟的保护建言献策。”

国保档案:

南龛石窟(南龛摩崖造像)是四川巴中境内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石窟。石窟始凿于隋,盛镌于唐,世人始称“南龛寺”,唐肃宗乾元三年赐名“光福寺”,迄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是隋唐两代我国石窟艺术巅峰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佛教艺术。1988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巴中市巴州区境内的水宁寺石窟、西龛石窟、北龛石窟合并到南龛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来自巴中南龛石窟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