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吴晓铃  王代林

中国漫画和生活速写的奠基人叶浅予,曾为茅盾的《子夜》、老舍的《茶馆》等贡献过精美插图。10月29日,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联合叶浅予纪念馆、李可染画院主办的《风流今见—叶浅予早期速写作品展》在武侯祠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叶浅予作品72幅,涵盖了速写、漫画和国画三种画作类型。展览将从10月30日展出到11月17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画舞之神临蜀中

叶浅予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先驱人物,现代中国画的大家,美术教育一代宗师,更是卓有贡献的美术活动家。他的舞画、漫画、速写,被誉为画坛三绝,他本人也被赋予“画舞之神”的雅称。

叶浅予的艺术人生,经历曲折丰富且颇具浪漫色彩。他18岁(1925年)休学到上海谋生,画广告、漫画、插图、舞台布景,设计花布图案,丰富的经历让没有经过正规造型基础训练的叶浅予积累了深厚的造型功底。伴随叶浅予一生的速写,在不同时期演变出不同的风格韵味。

此次展览,以叶浅予的漫画作品及速写人物为主,展现先生在蜀地前后时期的艺术探索,进而以一窥全,详尽品读叶浅予的艺术轨迹。

风流铿锵今又见

本次展出的大量“叶氏速写”,包括了印度、川康、甘南、江南的采风速写和舞台速写。其中,印度、川康速写属于叶浅予早年的速写,造型更多漫画味。1943年,叶浅予出访印度,速写兼有夸张与写实。他用一种很粗的铅笔,有的象是用炭精棒来画,粗细变化明显,竖画是线,侧画就是一个面,线面结合,用笔洗练简洁,对比强烈,色调处理细致,造型概括夸张,每一个笔触都充满了果断和自信。自印度归国以后,叶浅予走访川康一线。速写风格仍沿用印度速写的方式,以铅笔、炭棒并用,叙事意味浓厚。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甘南、江南地区的速写则相对地比较写实,以线造型为主,多群众性场面,更带有讴歌新生活的味道。这既有时代风尚的影响,也和叶老从漫画转向中国画创作有关。

展品中的舞台速写更是不容错过。叶浅予善于捕捉舞蹈者瞬息多变的舞蹈动态,用笔快速果断,一气呵成,寥寥数笔,笔略而意周。另有一种毛笔画的舞台形象,是根据铅笔稿加工而成,除了仍保持速写的生动性,线条里还增加了毛笔勾勒的书法趣味。李可染画院副院长王海鲲表示,在近代画家中,叶先生的速写创作最具代表性,尤其是带有独特运动感和动态美的舞蹈速写自成一派。这已不是通常概念的“速写”,有较多的艺术加工成份,也可以说是速写式的创作。

本次画展,也是继《梦回蜀山——李可染中国画精品展》之后,武侯祠美术馆推出的又一名家画展,通过向公众免费开放的方式,与老百姓分享传统书画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