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作者 王国平


早在秦代,岷江就被列为国家祭祀的十八处山川之一,它哺育了成都平原,衍生江源文明。但它同时又泛滥成灾,旱涝无常,冲毁庄稼,卷走牛羊。岷江两岸的人民既深蒙其惠,同时又深受其害。   


历代治蜀者都明白,治蜀必先治水。   

最早治理岷江的是大禹,他一生先后治理了江、河、淮、济四渎,惠及九州,造福万民,而他治理的第一条河流就是当时狂放肆虐的“江”(岷江)。他将岷江当作了他的实验室,采用“疏导”的治水思想,开创了“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治水经验,继而推广九州,成为后人的治水法宝。   

继禹之后,蚕丛、柏灌、鱼凫、望帝、丛帝等古蜀王都为治理岷江水患做出了巨大贡献。尽管大禹和古代五位蜀王对岷江治理殚精竭虑,但因为客观原因,岷江水患一直没有得到根治,蜀人依然时常过着“几为鱼鳖”的悲惨生活。   

此刻,时代呼唤着一个大禹式的治水英雄出现。

李冰的身世之谜  

战国末年,群雄逐鹿,秦惠王给他的大将司马错一个重要使命:亲率大军,完成统一六国大业。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军将巴国与蜀国纳入了秦的版图。

于是,秦国把以楚国为主要对象的统一战争推向了一个新阶段。战争需要储备大量的物资作保障,为此,非常重视生产的丞相范睢把目光投向了广袤的成都平原。   

范睢将发展蜀郡的经济提上了重要日程。但是,该向秦昭王推荐谁来做蜀郡的太守呢?   

这个人选,就是李冰!   

关于李冰,历史文献记载语焉不详。   

现存典籍中关于李冰的事迹,最早见于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河渠志》,书中记载:“蜀守冰,凿离堆……”司马迁著史严谨,惜墨如金,由于他所介绍的李冰,因为言语太简,只有官衔和名,没有姓,为后人留下了一个谜团。班固著 《汉书·沟洫志》时,在“冰”字前加上了“李”,这个足以辉耀千古的治水者才有了完整的姓名。   

晋代江原(今崇州)人常璩在完成《华阳国志·蜀志》时,较为完整地为我们勾画了关于李冰率众修建都江堰的事迹。著名水利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江水》里也作了相关记述。   

他究竟生于何时,何地?究竟属秦人、晋人、蜀人,还是氐羌人?是否凿过离堆,导过江流?这些都让学者们曾经一度怀疑,甚至有人怀疑是否有李冰其人。   

事情终于发生了转折。1974年3月3日,在都江堰内江河床安澜索桥段下,从4.5米深处出土了一尊完整的石像,引起了整个水利界、文化界和考古界的轰动。

石像高2.9米,肩宽0.96米,厚0.46米,重约4.5吨,造型简洁朴素,神态从容,平视而立,眼角和唇边微露笑容,身着冠服,手置胸前。两袖和衣襟上,有浅刻隶书题记三行,共计38字,字迹清晰。

中行为“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左袖为“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廿五日都水椽”,右袖为“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珍水万世焉”。东汉建宁元年即公元168年。据此判断,李冰那时已经作为“神”被供奉于庙宇中。

大国工匠巧伏“孽龙”   

关于李冰是哪里人,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有学者认为李冰是秦国人,依据来源于唐代大书法家虞世南的《北堂书钞》之记载;有学者认为李冰是蜀人,依据是《蜀王本纪》之记载;有学者认为李冰是巴人,依据是清代陈怀仁《川主三神合传》之记载。   

其实,李冰是哪里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四川留下了包括都江堰在内的多座民生工程。他在蜀人心中活了两千多年,而且还将继续活下去。   

在都江堰,有许多关于李冰伏龙的传说。   

在那个认知有限的年代,岷江在人们眼里就是一条喜怒无常、难以降伏的“恶龙”。   

秦昭王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前276年,深思熟虑后的秦昭王下诏任命李冰担任蜀郡太守。   

大约就在李冰到任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74年,他开始着手修建都江堰。岷江出山口那片平坦的区域成了当时中国最为壮观的建设工地。修建者多达十万人,李冰则以蜀郡太守和大国工匠的双重身份成为这项工程的总设计师。

经过数次溯江而上或顺流而下认真勘测,李冰决定,用鱼嘴分水堤、宝瓶口和飞沙堰来构建都江堰的渠首工程,三大工程首尾呼应,三位一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而密如蛛网的沟渠则是蜀国农业生生不息的经络与血脉。   

都江堰的杰出之处还在于,如此庞大的一座水利工程却没有修建一道水坝。李冰没有刻意地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而是遵循顺应自然、师法自然的原则,利用山势、地势与水势,因势利导,因时制宜,实现了自动分流、自动排沙和自流灌溉的功效,实现了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   

公元前256年,李冰率领民工耗时18年,完成了这座举世无双的水利工程,岷江这条“孽龙”终于被降伏。

两千多年前,李冰和当时的水利工作者们就懂得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即使到了今天,都江堰也依然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它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最辉煌的篇章,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成为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不可思议的水利哲学   

1872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考察都江堰后,撰文称赞 “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   

人们忍不住要问:为何一座用凿子、榔头、长锸和锤修建的水利工程,一座用石、土、竹、木铸就的水利工程,在经过2000多年的沧海桑田之后,依然长盛不衰,功效日巨呢?   

作为文字工作者,无法将都江堰的科学原理作精辟地分析,我为此深感遗憾。但是,都江堰选址之准确、设计之巧妙和建筑之精准,仍然令每一个观者怦然心动。   

智慧的李冰把都江堰工程的修建之处选择在岷江的弯道上,利用弯道的水流规律把江水引入都江堰渠首。成都平原从岷江的出山口起,就像一把扇子向北、东、南三个方向徐徐展开,而都江堰恰巧处于制高点的柄端。都江堰海拔730米,而成都平原周边约在海拔430米左右。渠首高,灌区地面低,这就使广阔的成都平原得以实现自流灌溉。  

后来者只能想像,李冰就像一位长者,站在2000多年前的都江堰边,指挥着江水,告诉它们:“走这边,走那边。”   

岷江水顺着弯道流下来,水面自然变宽,水速减缓,鱼嘴分水堤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灌溉川西平原,成为成都地区的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

内江下段即为锦江,从成都穿城而过;外江主要供泄洪排沙。平时六成江水流入内江,以保证成都平原的航运灌溉,夏季洪水到来之时,则将六成以上的江水泄入外江主流,只有四成水流入内江,以免成都平原遭受洪涝之灾。

同时,内江最终入口宝瓶口如同约束江水的瓶颈,以它永恒不变的宽度牢牢地控制住入水量,使多余的江水无法进入成都平原,转而从飞沙堰溢入外江,如果水量仍然过多,宝瓶口边的溢洪道将再次分流,以确保成都平原安全。   

不仅如此,今天困扰全世界水利工程的泥沙排放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得到了最为精妙的处理,在鱼嘴分流的地方,内江处于凹岸,外江处于凸岸,根据弯道的水流规律,表层水流向凹岸,底层水流向凸岸,因此随洪水而下的沙石大部分随底层水流向了外江,分沙之后仍有部分泥沙流入内江,这时弯道又利用江水直冲水底崖壁而产生的漩流冲力,再度将泥沙从河道侧面的飞沙堰排走,洪水越大,沙石的排除率越高,最高竟可达98%。   

都江堰水利工程中所采用的“深淘滩、低作堰”“逢正抽心、遇弯截角”等治水经验和“杩槎”“竹笼”“干砌卵石”“羊圈”等独特的工程技术沿用至今,并被广泛运用于黄河流域和珠江流域的防洪抢险之中。   

当我们在历史的册页中徘徊歌啸时,我们不得感叹,历史的烟尘不知湮没了多少浩大而坚固的工程:古罗马的人工渠曾经翻山越涧远距离输水,堪称奇观,却翻越不过悠悠岁月;辉煌的巴比伦纳尔—汉谟拉比灌区纵横交错、规模宏大,然而,昔日的辉煌早已废弛于历史的风沙之下……唯有都江堰——这座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著名水利工程,跨越了漫漫的历史长河仍长盛不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向世人展示着它令人不可思议的水利哲学。

都江堰,一个例外   

都江堰建成后,让原本水旱无常的巴蜀大地出现“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丰收盛景。据《史记·河渠志》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飧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蜀地经济空前繁荣,人民丰衣足食,被誉为“天府之国”。   

秦国因为有蜀郡这样一个富庶的战略后方,国力与日俱增,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大的诸侯国。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王翦、蒙武“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华阳国志·蜀志》),并在两年后统一全国。统一战争的后盾是蜀郡,真正的幕后英雄,则是都江堰。   

凭着都江堰对蜀地的灌溉,富庶的天府之国不仅养育了众多巴蜀儿女,而且还多次赈济全国性灾荒,仅汉代就有三次。到上世纪抗日战争爆发后,四川成为中国抗战的大后方,而都江堰则是后方的后方。   

1943年,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在冯玉祥将军的陪同下参观都江堰时,激动地说:“都江堰是中国的骄傲,它为我们共同战胜法西斯起了支持性的作用。”   

许多世界有名的水利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直至最后废弛,而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则是例外。

建成之初,灌区只有蜀、广汉、犍为三郡,溉田万顷(约一百万亩),到了宋代,扩大到12个县,宋以后,元、明、清,代代灌区都有增加。到了1949年,灌溉已达14个县,面积280万亩。时至今日,都江堰灌区已经涉及到成都、德阳、绵阳、遂宁、乐山、眉山、资阳等7个市,灌溉都江堰、彭州、金堂、双流、温江、新都、郫都、邛崃、崇州、大邑、新津、锦江、青羊、金牛、成华、武侯、高新区、青白江、旌阳、绵竹、什邡、中江、罗江、广汉、三台、涪城、安州、大英、射洪、井研、彭山、眉山、仁寿、青神、简阳等37个县(市、区)643个乡镇8800个村,灌溉面积达到1330万亩,雄居全国之首。   

除了修建都江堰之外,李冰还主持修建了岷江流域的其他水利工程,他在岷江正流上修建了一条人工河道——羊马河。为了通正水道,改善航道,李冰还在南安(今乐山)与僰道(今宜宾)两地开过雷垣、盐溉、兵阑诸山岩河滩,兴建文井江(今崇州市西河)、白木河(今邛崃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绵水(今绵远河)等江河堤防,并引水灌田。   

李冰任蜀守期间,“识察水脉,穿广都(今成都双流)盐井诸陂地,蜀地于是盛有养生之饶”。李冰创造凿井汲卤煮盐法,结束了巴蜀盐业生产的原始状况。这是中国史籍所载最早的凿井煮盐的记录。李冰还在成都修了七座桥,分别是冲治桥、市桥、江桥、万里桥、夷里桥、长升桥、永平桥等。   

大约公元前235年,李冰在四川什邡洛水镇修建水利工程时,因过度劳累,病逝于此,葬于洛水之旁的章山之上。   

两千多年来,四川人民一直把李冰尊为“川主”。为纪念他而修建的“川主庙”遍布全川,其中尤以都江堰畔的二王庙名气最大,祭祀最盛,将蜀人对李冰的爱戴和景仰之情表露无遗。   

其实,关于李冰最好的纪念,就是那一江清流千里的水。


实习编辑 王博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