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

《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

同年,Z世代出生,

追求科技自立自强的梦想

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航空梦、动力梦也成为许多人的儿时憧憬。

图为2000年前后,科研工作者们开展技术研讨场景

这30年来,

航空发动机事业从落后追赶,

到快速发展取得“长足进步”。

他们也不断成长。

2025年,Z世代步入而立之年,

在三十而熠的年华里,

他们用青春之火燃焕“铸心”梦想。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中国青年报

及11家中央企业出品

《三十而熠的Z世代》系列主题视频

一起来看中国航发的Z世代

如何以青春之名,铸就“中国心”!

1995年,光影在江南的青瓦白墙间流转,

婴儿的啼哭伴着窗外的风,

吹开了“5月4日”的台历。

木香氤氲中,竹屑如花飘落,

竹蜻蜓螺旋升空,

孩子带着疑惑仰望天空,

“如何飞得更高更远?”

父亲的回答种下梦想,

“你得用‘心’,寻找答案。”

追求动力梦想的种子悄然埋藏在孩子心中。

三十年后,

那些和风说话的孩子,开始教风如何歌唱,

叶片的转动为梦想加速,

一型型航空发动机加速研制。

“太行”发动机系列化发展、

涡轴-16发动机成功走向市场、

AES100发动机顺利适航取证、

AEP100-A等通航动力装机首飞、

“玉龙”发动机改进改型批量使用、

长江系列发动机加快研制……

曾经握着竹蜻蜓的手,

已设计出更智能的动力控制系统,

他们让“中国心”的跳动更加强劲澎湃。

在数字仿真的运算中,

一个个协同平台加速自主研制步伐,

一项项关键技术接连攻克。

青年工程师的笔记本上,

终于写下翱翔蓝天的终极方程。

竹翼凌云,幻化成诗。

这是一首三十而熠的飞行诗,

字里行间中满载着铸就强劲“中国心”的故事。

从苍穹深蓝,

到雪域戈壁,

“中国心”迸发出澎湃力量。

三十而熠,

熠的是跨越时空的挺膺担当,

熠的是打造更加强劲“中国心”的坚定志向。

这,就是Z世代的青春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