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娇娇 胡鹏 蒋磊 川观新闻记者 陈秋吉

清明寄哀思,青山缅忠魂。连日来,巴中市各县区相继开展“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活动,学生、企事业单位干部、社会民众纷纷走进烈士陵园,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传承红色基因。

点位一:平昌县刘伯坚烈士纪念碑

开设“网上祭扫”专栏

4月3日清晨,在平昌县刘伯坚烈士纪念碑广场,“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活动庄严举行,来自党政机关单位的干部及各界代表共433人参加。

平昌县开展祭英烈活动现场。

上午9时,活动正式开始。纪念碑两侧礼兵肃立,全体人员肃立默哀,向为国家和人民献出生命的英烈致以深切哀思。随后,礼兵抬着花篮缓步走向纪念碑,参加活动的代表依次上前整理缎带,表达对英烈的无限敬仰。

活动中,一堂题名为《刘伯坚的家国情怀》的现场思政课引人深思。讲解员深情讲述了刘伯坚烈士的革命事迹与家国情怀,号召全体人员从先烈精神中汲取力量,勇担时代使命。随后,全体人员依次敬献单枝菊花,并瞻仰烈士纪念碑,重温峥嵘岁月,感悟信仰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清明祭扫活动,平昌县融媒体中心同步开设“网上祭扫”专栏,吸引数万青少年云端献花留言,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

点位二:通江县各所中小学

连续33年扫墓寄哀思

4月2日,通江县实验小学组织党员教师代表与少先队员代表前往中共川陕省委党校旧址,开展了一场极具意义的思政教育实践活动,带领师生们穿越时空,重温那段血与火交织的革命历史。

通江县实验小学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

“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伟大。”少先队员陈星桥分享道,今后将努力学习本领,锻炼强健体魄,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随后,师生们还参观了《大巴山上育英才》主题展,并重温入党、入少先队誓词。“本次活动是我校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通江县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蒲芙蓉介绍,通过“党建+队建”的形式,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同时也让党员教师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使红色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当天,通江县涪阳中学师生代表50人也来到老红军李新耀、刘照林墓前开展祭扫活动。在现场,两位老红军之孙李玉俊动情地叙述着那段惊心动魄的往事,师生们听得全神贯注,仿佛回到了那段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

据悉,自1993年起,涪阳中学已连续33年祭扫老红军李新耀、刘照林的墓,始终将清明祭扫作为行走的思政课堂,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践行青春使命。

涪阳中学师生代表缅怀先烈。

“33年不是终点,而是让信仰之光照亮未来的新起点。”涪阳中学党总支副书记唐建生表示,未来将继续延续这份11900多个日夜的坚守,续写新的篇章。

近年来,通江县积极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程”,充分挖掘并利用县域内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建成了4个红色教育基地,打造3条红色精品研学路线,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研学活动110余场次,“小小讲解员”红色文化教育宣讲活动9场次。下一步,将进一步创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擦亮老区红色思政品牌,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点位三:南江县烈士陵园

为烈士墓碑献花祭扫

4月1日上午,南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暨主题党日活动在南江县烈士陵园举行。

南江县烈士陵园里,参与祭扫的干部职工正在擦拭墓碑。

祭扫现场,纪念碑下的思政课正在进行——南江县退役军人系统干部职工和县义工协会的党员们列队肃立,庄严向革命烈士默哀。随后,干部职工依次缓步登上石阶,将手中的鲜花轻放于纪念碑基座上,绕行一圈后深情瞻仰烈士纪念碑,并用手中的帕布仔细擦拭墓碑,表达对烈士的怀念和敬意。最后,还参观了烈士纪念馆,重温了南江革命历史。

据了解,南江县烈士陵园长眠着3150位在各个时期牺牲的有名字的烈士,安葬着8971位无名烈士的忠骨,还竖立了1座失散烈士纪念碑。

“接下来,我们将立足工作岗位,全力办好‘退役军人最期盼的10件事’,认真做好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为烈士寻亲等工作,服务好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南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表示。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