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樊邦平
“春节期间,要做好防火工作哦,千万要招呼到小朋友,不要在小区里乱放烟花爆竹。”1月25日下午,攀枝花市阳光明媚,该市西区清香坪街道路北社区老干党支部书记刘献恒午休之后便像往常一样走出家门,到各个院落去散步,看到熟悉的老同志,他便要走上前去,一边聊天一边提醒着对方要注意春节期间的防火工作。
当天,在路北社区,像刘献恒这样的老同志还有不少。不久前,为了协助社区做好春节期间防火宣传工作,路北社区老干党支部发出号召,倡议支部的党员们积极加入,量力而行,多帮助社区做好宣传工作。
在2024年12月30日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上,路北社区老干党支部被表彰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成为四川5个受表彰的集体之一。荣获表彰的背后,这个老干党支部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近日记者进行了采访。
路北社区老干党支部委员们正在进行政策理论学习(省委老干部局供图)
凝心聚力的“吸铁石”
党员干部退休之后,组织生活怎么过?政治学习怎么搞?社会服务怎么做?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在路北社区,这个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我们支部共有20余名党员,大家以前都是在各行各业工作,鲜有交集,退休后,加入同一个党支部,一开始很多工作开展起来效率确实并不是太高。但后来我们通过制度建设,找到了将大家组织起来的好抓手。”刘献恒介绍道。
为了切实把大家组织起来,路北社区老干党支部一方面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固定每月6日作为党员学习日,根据离退休干部党员特点,将传统的读书读报变为引导式、讨论式学习,依托“离退休干部工作”“天府晚霞”等学习平台,引导老党员线上学党史,收听收看专题报告会,提升学习效果。同时,党支部还常态化推行党员“政治生日”制度,由过“政治生日”老党员讲“生日党课”,分享入党初心等,让每一名离退休干部党员经常接受思想政治洗礼,确保退休不褪色,永远跟党走。
另一方面,路北社区老干党支部还积极丰富学习形式,建立了支部微信群,为流动党员定期推送学习内容,坚持对身体欠佳、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学上门,并结合老年人特点,常态化开展博物馆参观,登山等活动,让党支部成为凝心聚力的“吸铁石”。
最后便是强化服务管理,路北社区老干党支部建立了支部党员管理台账,对其家庭生活状况、参加组织生活和志愿服务等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并积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帮助“空巢”、独居、失独和生活不能自理、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有特殊困难的离退休干部联系社区,以提供居家养老、爱心帮扶等服务。通过多措并举,路北社区老干党支部很快便成为了当地老党员们的精神家园。
群众心中的“好大爷”组织
把离退休干部们组织起来,仅仅是第一步,建设老干党支部更为重要的内容,是要引领大家切实发挥作用和价值,在更好服务社区,服务群众的同时,让老同志们找到退休的意义。
为了切实帮助大家发挥作用,路北社区老干党支部坚持把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大格局,引领支部的老党员们在社区治理,群众服务等方面积极作出了贡献。
路北社区地处攀枝花市西区中心,一直以来,社区都面临着群众诉求多元、治理难度较大的挑战。路北社区老干党支部成立后,迅速凝聚起了一批老党员。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各老党员纷纷走出家门,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在群众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并被群众亲切地称呼为“好大爷”组织。
为了拓展服务社区的渠道,路北社区老干党支部建立了“银晖工作室”,引导支部党员加入纠纷调解、文明劝导、卫生清洁、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队伍,在每年的中考、高考期间,当好监督员,积极开展“爱心助考”活动;在地方创文创卫期间,工作室还引导老同志们自觉当好了文明风尚“宣传员”和文明行为“引导员”,为建设和美社区贡献银发力量。
为更好地推动大家参与城市基层治理,路北社区老干党支部不断鼓励老党员们搞好“传帮带”,多维度开展“老同志与青年学生谈”等活动,引领辖区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同时,该支部还积极支持离退休干部担任“四长四员”,在没有物业的小区,成立“自管委”,建立“红色议事厅”,主动承担起小区“家长”角色,利用自己的威望优势、经验优势推动楼栋保洁、机动车停放、垃圾分类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在老旧院落小区电梯加装工作中,支部老党员胡家旭、欧世荣等主动担任政策宣传员并率先与社区签订协议,示范带动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把美好生活向往实现在了“家门口”。
多措并举组织好老党员,用心用情服务好群众,自成立以来,路北社区老干党支部先后有45人次受到区级以上表扬,16名党员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