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咚咚锵
图源:天津和平
你有没有开车走过那种能把你颠簸得晕头转向灵魂出窍的破烂道路?
网友李女士昨日驾车路过芥园西道与福姜路交口处,发现不久前还是坑洼不平的路面变平整了。行驶在平坦的道路上,心情也变得舒畅了。此前她最头疼路过此处,因为这儿是正在建设中的地铁8号线福姜路站,路线拐弯多、路面坑坑洼洼,经过此处驾车像驾船,东晃西摇地不舒服不说,还不安全。去年11月份,她就在此发生过剐蹭事故。
不只是芥园西道,李女士发现市区不少破损的路面在去年都得到及时修补,譬如她上下班常走的白堤路、南开二马路。
在和平区上班的网友张先生也感受到这样的变化,他每天下班驾车从电台道右拐卫津路,那里就曾有一个不小的坑洼处,每次经过车也是猛晃一下。上周这处坑洼也被铺平。去年夏天一场大雨后,鞍山西道时代广场处有很大一块路面破损严重,破损路面很快就被及时铺平,这都是他上下班必经之路。
路面从坑坑洼洼到平整整洁,可不要小看这些变化,给群众出行带来体验感是截然不同的。路面破损,影响的不仅是道路颜值、城市形象,更直接关系到群众出行环境和交通安全,既是“面子”,也是“里子”,还是检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考场”。
城市道路行驶车辆多、负荷重,路面破损在所难免,这需要有关部门及时修补,避免路面破损程度加重。另一方面,不少一二线城市多条地铁同时开工,在建地铁站点需要占路围挡,造成道路变窄,路面也容易受损。这需要地铁施工企业本着“少围一米是一米,少挡一天是一天”的便民原则,及时退挡还路,并将在建站口附近破损坑洼路面铺平。
高楼大厦固然漂亮、让人喜欢,但群众对出行安全、通畅、舒适的要求则是刚需。道路的平整、通畅程度直接影响到其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因此群众对后者更为看重,可谓小修补关系着大民生。
天津各级政府对群众出行问题都比较重视,每年天津市和各区20项民心工程中,都会涉及路网提升工程。在滨海新区2025年20项民心工程中,就包括实施洞庭北路改造工程,改造提升农村公路13公里和整修破损车行道和人行道400处。
据《天津日报》报道,南开区翔宇大厦门口有大面积道路损坏,大坑小坑不断,导致车辆无法停放,行人通行不便。由于产权问题和资金问题,致使该路面长时间无法修复。去年,街道、社区配合相关企业终于将这个“老大难”问题解决掉。
道路修补离不开资金,还离不开城市管理者责任心。翔宇大厦门口破损路面修复一例就说明,城市管理者如果真能将群众的难事、急事、烦心事放在心上,即使遇到各种困难,也会想尽办法,做好一件件便民小事,给群众带来“大”幸福。
小事不小,当大事来做。及时修复破损路面,让城市“面子”更靓、“里子”更实、“底子”更厚,从而让居民得到实惠、感受到温暖。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