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全县一产业增加值38.1亿元、增长3.1%,排名全市第1位;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81元、增长6.6%,排名全市第2位。

在冬季的帅乡,一系列数据背后的“农业答卷”,让群众心里又暖又稳。

今年以来,乐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宜居,一幅“农”墨重彩的乡村振兴画卷在川中丘陵尽情铺展。

农业:更新“粮油+土特产”收获进度条

今年预计全年粮食面积完成126.58万亩、产量42.96万吨,比上年增加1.66万吨;完成小春粮食13.36万亩、产量2.12万吨;目前,大春收获110万亩、进度97%……

“进度条”持续更新的背后,是乐至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努力让群众“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努力。

机收水稻(姚阳 摄)

乐至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了促进粮食生产九条措施,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大力实施“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现代粮油园区完成宜机化改造7000亩。

“‘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行动是指将突出主要作物、重点产区和特色优势,每年在全省115个县(市、区)布局建设1000个粮油千亩高产片,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县建成粮油千亩高产片17个,百亩超高产攻关片8个,预计能实现粮油单产提升4公斤以上目标,持续推动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丘陵示范区建设。‌”

修枝塑形、病虫害绿色防控、翻耕犁晒、施肥覆土……11月下旬,乐至的桑蚕种养户们忙着给桑树“保养”。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乐至持续做大做强“蚕桑”“种业”土特产文章,着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大力推进蚕桑种养、加工、研发、农旅全链融合发展。

桑树冬管(刘小绫 摄)

“全县的僵蚕年产量、年产值均居全省第一,蚕桑产业发展规模位居全省前列,在成渝轴线区(市)县中位列第一。”县蚕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农民:“好收成”转化为“好收益”

水灵灵的白萝卜、韧劲十足的粉条、酸甜爆汁的果冻橙……一系列帅乡农产品通过“乐滋乐味”等网络销售平台销往省内外,助力农民将“好收成”转化为“好收益”。

今年来,乐至始终坚持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任务,紧盯“产业就业”两个关键,用好用活“产业就业10条激励措施”,鼓励脱贫群众外出务工就业,引导脱贫户及监测户积极投身到生产发展中。

收购水稻(姚阳 摄)

“荷包鼓了,日子越过越好,心里也踏实了。”回澜镇村民刘虹说。

“今年粮食丰收,价格也卖得好!”一位种粮户向记者展示了手机上的秋粮收购结算单,“这次50000斤稻谷卖了68000元。”

“今年春茧最高可以卖73元/公斤,价格比以往高,今年我一共卖了将近70000元。”东山镇方广村养蚕户曾甫琼高兴地说道。

乡村振兴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今年,乐至实现2.17万脱贫劳动力就业,完成年度任务的111.2%。”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省级成效考核评估实现“五连好”,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

农村:建设具有丘区特色的帅乡农村

行走在平坦宽阔的村道上,远处的山、近处的水与错落有致的农家房屋相映成趣,仿佛置身于一幅诗意的画卷中,让人“乡愁”愈发浓烈、深厚。

今年以来,乐至县持续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具有丘区特色、独具吸引力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新建农村生产作业道、便民路、产业路13公里和旅游路0.7公里;实现村镇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7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升至91%,新(改)建城乡电网达205.053公里,日供气能力达12万立方米、供水能力达3.8万吨。

“乐至还通过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洁农村水源水体、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造农村户用厕所和公厕、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提升村容村貌‘三清两改一提升’行动,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全县新改无害化卫生厕所5118户,普及率达95%以上,78%以上的行政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全县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全覆盖。“环境好了,心情更舒畅了。”佛星镇临江社区居民说。

此外,乐至还进一步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地、点“五级阵地”建设,累计建成文明实践所21个、文明实践站315个,让群众“闲有所乐”。

“空了就去跳坝坝舞,打会儿羽毛球、乒乓球,还可以去村阅览室看看书,很不错。”东山镇孔雀寺村村民感叹道,现在的生活真的挺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