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王瑾

笋子沟村干部与村民在直播卖柑橘。供图/苍溪组

过去一年,39个欠发达县域的帮扶力量聚焦生活环境、就业增收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以投资为支撑,以项目为抓手,以服务为保障,用实干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帮扶力量与群众间发生了哪些动人的故事?为群众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近日,记者在若尔盖县、苍溪县、盐源县进行探访。

若尔盖县商业社区

补齐设施短板 提升居住品质

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一段长达23公里管道的更新让群众“省心”了不少。

去年9月以来,省发展改革委等帮扶力量成立托底性帮扶推进工作组,多次赶赴若尔盖县。在一场场会议中,省发展改革委按照“地方所需、发改所能”原则,指导若尔盖县研究谋划 2024 年需重点指导支持事项,形成项目实施、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帮扶任务等工作清单。

雨污分流、道路改造、供热管线和燃气管道改造……翻开项目实施工作清单,一条条内容聚焦完善基础设施、保障改善民生、优化人居环境等,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以雨污分流为例,当地大多数地下管网原来只有一根合流总管。“那时候,一到下雨天,经常出现冒溢的现象,还会让污水直接进入河道造成污染。”若尔盖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孟长承介绍。

为此,省发展改革委整合各类资源,筹集资金6.02亿元,实施雨污及供暖管网新建23公里、老车站特色街区外立面提升、市政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一批惠民生、优环境、夯基础的工程项目,帮助加快补齐城镇基础设施短板。

为民解忧,既离不开资金支持,也少不了精准指导。“考虑到若尔盖县高海拔地区冬季停工实际,工作组把帮扶重点聚焦到项目谋划储备和推进前期上,不断强化业务培训指导。”孟长承说,正是在各帮扶力量的监督与帮助下,今年7月,系列民生项目顺利完成。

若尔盖县商业社区居民王溪居住的多玛南北街就位于这23公里管道其中一部分的上方。在这里居住了20多年,她感慨这两年真是“好事连连”:“路修好了、公园多了,雨天出门不担心道路泥泞,我和姐妹们每天都要去新修的广场跳舞。”

最近,王溪又听到了一件好事——家里即将实现集中供暖,王溪说:“似乎提前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暖意。”

苍溪县笋子沟村

“数”出乡村好光景

拿出手机,点开App,放大屏幕看柑橘的生长情况,广元市苍溪县陵江镇笋子沟村永跃家庭农场负责人张永安最近一天要看十几次,“12月份柑橘就要上市,现在是关键时期,要格外注意”。

张永安种了20余亩柑橘,从“每天走几万步查看种植情况”的过去,到“足不出户管护柑橘”的现在,村里的数字乡村指挥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借助东西部协作的契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和苍溪县成功“牵手”。立足苍溪县实际,余杭区以笋子沟村为试点,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350万元,打造集数字乡村指挥中心、可视化监控系统、电商直播工作室等于一体的数字乡村。

“柑橘生长过程中有数字乡村指挥中心监测,采摘下来后能通过水果分拣中心把控水果质量并进行科学分类,分选好的柑橘再通过电商直播中心带货销售。”从“老把式”变身“数字新农人”,带来的是稳定的增收,张永安说,“线上的价格稳定在每斤5元,我们村人均增收500元。”

余苍牵手,不仅带来技术的迭代,更带来理念的更新。

在笋子沟村,指示牌上“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格外显眼。“借鉴余杭小古城村‘樟树下议事’的做法,我们村建立了‘柑橘园议事’机制,实现了大事小事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笋子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桂华介绍,今年4月,村里打造的“一老一小”活动场所正式运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老人、儿童的文化生活。

将余杭成熟的农产品种植、乡村治理、农文旅融合等经验通过数字化赋能笋子沟村,如今,笋子沟村从传统的小山村蝶变为远近闻名的数字乡村,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盐源县坝窝村

林海“生”金 增收“有道”

每当回忆起几年前的一幕,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盐塘镇坝窝村村民沙药补的心里都像抹了蜜一样甜——那天,在盐源县国家储备林建设现场会暨坝窝村试点项目启动仪式上,30余位村民代表拿到了林木流转费。

“以前,林子就放在那里,没人管。”坝窝村党支部书记罗平介绍,入选试点项目的4000 亩坝窝村集体林地过去是村里的“负担”,“没有人工干预的树木长得歪七扭八,还要安排村民做好森林防火等巡护工作。”

盐源县自然条件优越,868万亩林地面积排名全省第二位。如何助推县域高质量发展?省林草局帮扶专班以“森林增量、生态增效、产业增值、林农增收”为发展目标,将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作为抓手,与四川润盐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打通生态价值转化渠道、建立多方共赢利益机制、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带动林农增收致富、县域高质量发展。

流转费只是一个开始。“林地租金+林木流转费+森林经营收益分红+劳务收入”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村民不仅可以收到林地租金和经营利润分红,还可以通过全面参与林木采伐、集材、清林、补植、管护等森林经营活动,实现家门口就业。

经过培训,沙药补成为一名油锯工。每天早上八点,带好油锯、把玉米粑粑揣进包里,沙药补和其他林农一起乘坐大巴车开始一天的工作,想到辛苦一天能挣180元,他干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