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任紫鑫
日前,绵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绵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通过规范海绵城市建设和管理,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提高城市发展质量。该《条例》将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
绵阳城市一景 摄影 孙秀勇(绵阳市住建委)
《条例》主要明确了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责任主体、职责分工和社会参与制度等内容;明确了发改、自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施工单位的海绵城市建设职责;规定了海绵城市设施运行维护责任人的确定和运行维护要求;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资金保障和措施保障;设置了对损坏或者擅自移动、涂改、遮挡海绵城市设施警示标识标牌等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解释了部分专业用语的含义等内容。
为何要制定此条例?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海绵城市建设是转变新型城市建设理念,推进城市转型升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效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绵阳市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投融资模式创新,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并取得积极成效,并于2023年5月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
由于海绵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住建、发改、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气象、林业、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多个行业领域,贯穿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维护等各个环节,需要多部门密切协作、多专业高度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制定《条例》,既是对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做法的固化,更是通过地方立法对涉及规划、建设、维护等方面权责进行制度化规范,更好发挥法治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
绵阳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认为,《条例》的出台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海绵城市建设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实施绵阳市“生态美市”战略的有力抓手。
下一步,绵阳将加快城市建设方式和理念转变,科学有序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山水生态园林城市,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