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有多地居民反映,不少新能源汽车车主在自家居住的社区里,通过私接电线的“飞线”方式为爱车充电,引发周围邻居普遍担忧。

车主为何要选择“飞线充电”?这样的行为存在哪些安全隐患?社区管理者又该如何应对和疏解相关问题呢?

车主私接电线充电 接连引发火灾事故

今年4月3日早上6时,江西赣州市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当地某小区突发火灾事故。消防员赶到现场发现,起火的为一辆停在小区楼房前空地的新能源汽车。此时,火焰正从车内不断蹿出,并伴随有大量白烟和不时响起的爆炸声。

消防员在对周围群众进行疏散后,立刻出动水枪控制火势。很快,现场明火被扑灭。经消防员初步调查,起火部位位于汽车尾部,起火原因为新能源车车主私自从家用线路接出电线给汽车充电,造成电线过载起火。事故不仅导致车辆损毁,还破坏了车辆停靠位置附近的部分房屋设施。

类似的事故也发生在今年3月4日凌晨1时,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某小区路面停车场的多辆汽车起火。

当地消防部门紧急出动人员前往处置,经两个多小时的扑救将现场明火扑灭。经初步调查,初始起火车辆为新能源汽车,起火后波及周围停靠的多辆汽车。事故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起火原因仍在调查当中。

不过,据居民反映,小区里的新能源车车主通过“飞线”方式为汽车充电的现象较为普遍。从事后居民现场拍摄的图片中,也可以清楚看见在起火车辆旁空悬的多条电线。

消防试验:“飞线充电”易导致线路故障起火

所谓“飞线充电”,通常指的是新能源车车主利用电缆线,将家里的电源插座和户外的车辆便携式充电器进行连接,来给爱车充电。“飞线充电”为什么容易导致车辆起火?来看下面的消防试验。

试验人员首先找来一根居民常用来“飞线充电”的电缆线,将其缠绕在一台小型拉伸机上,模拟线缆长期受重力压迫或人为扯动而产生的影响。随后,试验人员对线缆进行电阻测量,发现线缆折损后电阻值明显增大。当线路接触电阻过大,不仅会延长充电所需时间,还会导致线路发热,容易引发火灾。

此时,试验人员将受损线缆的绝缘层剖开,可以看到线缆内部的多股铜丝已出现折断现象。随后,试验人员又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对受损电缆线的外部进行点燃,发现电缆线遇见明火后,燃烧区会迅速向未燃区蔓延。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教授 安伟光:因长期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容易引起线路老化或者接触不良等,造成线缆短路、过载,进而引发线缆升温甚至点燃。一些劣质线缆点燃后火蔓延迅速,还有熔融滴落现象,很可能引发建筑火灾或者电动汽车火灾。

专家介绍,目前我国市面上常见的新能源汽车,通常采用的都是三元锂电池或磷酸铁锂电池。不管是哪种锂电池,在起火后都会发生爆炸,且在明火被扑灭后,还有发生复燃的可能。但目前,各地治理“飞线充电”的重点还是放在如电动自行车等非机动车上,关于管理新能源汽车“飞线充电”的法规和措施还有待完善。

徐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火调技术科科长 汪永路:“飞线充电”这种行为,容易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消防法》的相关规定,因个人过失行为引发火灾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火灾造成他人损失的,还应该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因此,电动汽车充电应在指定地点并按照规范进行充电,大家应坚决摒弃“飞线充电”这种行为。

公共充电设施不足 社区管理陷两难

对于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车主,很多商家都会免费为其安装家用充电桩。但在一些老旧小区,受场地条件限制或是车主缺乏固定车位,无法安装家用充电桩,于是就有车主打起了“飞线充电”的主意,而相关的安全隐患和管理难题也随之而来。

在云南昆明的部分老旧小区里,记者看到,停靠在小区里的新能源汽车通过“飞线充电”的现象随处可见。而这样的操作,着实让楼上楼下的其他住户忐忑不安。

邻居杨先生:因为它是慢充,是长时间充,它又是大部分都在晚上充,也就是说一旦起火,我们都在晚上睡觉,这个逃生概率小之又小。我们楼上住的这几个老人逃出来的概率就更小了。

据居民反映,之前就发现小区里有住户通过“飞线”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的情况,最近又把充电对象换成了新能源汽车,这让安全隐患直接升级,大家的担心在所难免。

记者将该情况反映给了小区物业,工作人员也联系上了车主。不过,车主也有自己的苦衷。

新能源车车主:我们自己也知道这个充电肯定是有隐患的,但是我们也是被逼无奈,一个是公共充电站离得比较远,所以就偶尔会这种在小区里面充一次,现在也希望说物业能够帮我们尽快地解决一下这个问题,能不能允许我们安装一个充电桩。

车主表示,通过“飞线”并非为了贪图价格便宜,主要痛点还是小区里公共充电设施不足,无法满足出行需求。对此,物业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没有执法权,出现这样的问题,只能是加强巡查和劝导。对于车主希望安装充电桩的诉求,之前虽然有考虑过在小区公共区域进行安装,但因其他住户意见不统一,导致计划被搁置。

物业工作人员:这边我们后面也会跟社区居委会反映一下,就是沟通一下,后期给住户一个合理的安全的充电措施解决方案。

优化流程增设车位 让车主实现“充电自由”

面对新能源车车主的充电痛点和合理需求,近年来,各地也在尝试不同的管理和应对方案。在重庆荣昌,当地聚焦老旧小区实际情况,通过优化充电桩报装流程、增设充电车位等方式,积极帮助新能源车车主实现“充电自由”。

位于重庆荣昌区宝城路的怡和花苑小区,由于建成年代久远,长期存在基础设施老化、配套不完善等问题。随着小区里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充电难”一直是困扰居民和物业管理人员的难题。

小区物业管理人员 刘子玉:我们因为是老旧小区,以前“飞线充电”现象是相当严重,给我们管理也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针对老旧小区、安置房里居民充电难的问题,近年来,当地政府启动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根据群众实际需求,解决民生痛点。

国家电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荣昌供电中心双河供电所所长 温万烨:我们联合住建委、社区和物业,充分利用空闲地和改造出来的边角地,合理规划充电车位。同时我们优化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报装流程,对新规划的无产权的公共车位,在取得业委会同意后即可申请报装;对于车位不够的安置房小区,可使用门面作为充电车位进行报装,改善了居民的充电难的问题。

朱家桥小区是荣昌区典型的安置房社区,家住这里的刘大哥是一名网约车司机,不久前他也刚刚办理完家用充电桩的申请手续——把自家的一间门面改成车库,并申请安装了充电桩。

朱家桥小区居民 刘龙江:想什么时候充就什么时候充,而且价钱要比外面便宜,以前在外面充要1块多钱1度,现在家里充只要五角多,一年下来要比以前省好几千块钱。

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针对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找桩难”“进小区难”等问题,均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措施。

针对“找桩难”,《指导意见》提出要在全国各地加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覆盖,重点覆盖居住区、办公区、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并通过相关渠道,及时发布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设置及实时使用情况。

针对“进小区难”,《指导意见》专门要求在既有居住区加快推进固定车位充电基础设施应装尽装;落实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管理机构责任,建立“一站式”协调推动和投诉处理机制。同时,鼓励充电运营企业等接受业主委托,统一提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等服务;尤其鼓励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老旧小区基础类设施改造范围,并同步开展配套供配电设施建设。

(总台央视记者 曾文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