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任紫鑫

近日,记者在绵阳涪城区5G产业园的四川垚磊科技有限公司看到,该公司的最新产品“乘风1”无人机目前已经完成全系统调试和半实物仿真,即将进行飞行试验验证。这家成立于2017年底的科技企业,拥有领先的飞控系统研制和飞行器整机研制能力,目前已被列入省级“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养对象。

作为中国科技城,绵阳技术和产业基础雄厚,人才、机场和空域资源优势突出,发展无人机产业具有先天优势和深厚积累。绵阳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明确把无人机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深耕细作、赢得先机,无人机全产业链体系加快建设。短短数年间,绵阳的无人机产业从零起步,实现了雨后春笋般的蓬勃发展。

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是绵阳以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目标,瞄准重点区域强招引,围绕产业转移抓承接,做好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京东方产业园

向“新”而行 新兴产业集群成势

3月29日,位于绵阳游仙区的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医疗健康产业园里,中广核医疗科技(绵阳)科技有限公司的质子医疗装备制造基地项目正加快进度施工,1、2号楼分别为4900平方米、3900平方米的主体已经完工,吊车正在进行行车梁的安装。“预计将于5月30日竣工投产。”项目经理万明强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产4台套目标,具备批量化的质子治疗系统供货能力。

质子治疗是肿瘤放疗领域中最为先进的治疗技术之一,相比传统放疗,质子治疗能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通过靶向治疗为癌症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该项目投产将实现质子治疗装置的国产化和自主化。“目前我们已拿到华西国际肿瘤治疗中心的订单。”万明强同时告诉记者。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以科技创新为起点,最终“落脚”在产业。核医疗是目前核技术应用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前沿技术的应用场景,市场空间巨大。该健康产业园依托绵阳大院大所优势,对相关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并招引培育核医药生产和核医疗装备有关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打造成专业化、特色化的产业园区。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超过500亿元、年税收20亿元,将在西南地区形成国内首家、规模最大、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核医疗健康产业基地,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核技术应用高地。

在绵阳科技城新区机器人智能制造产业园里,灵活精巧的消毒加湿机器人快速给房间“加湿”、机器人咖啡师几分钟搞定一杯拉花咖啡……当前,绵阳聚焦人工智能,加快打造机器人智能制造全产业链生态集群,在科技城新区成立“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已转化四足机器狗、防爆AGV等项目4个,正在转化项目10余个,作为“新赛道”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已进入发展“快车道”。

机器人表演

对绵阳来说,承接产业转移,就是要招“新”引“智”。近年来,绵阳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聚焦前沿领域,瞄准产业链关键节点引龙头,承接大项目、好项目,加快形成虹吸效应,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如引进京东方、惠科等项目45个,累计签约金额1194.17亿元,加快推动新型显示产业成为千亿级产业,培育光伏储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成为500亿级企业,促进核技术应用、激光技术应用等产业提能上量。

机制体制创新 “暖心式”企业服务深入人心

近日,一场围绕绵阳市新型显示、磁性材料产业链发展的一场“链长制”工作会在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举行,关于项目招引、创新研发、配套供应等领域的合作想法令许多企业和部门负责人收获颇丰。

绵阳将承接产业转移作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不是简单承接,而是协同布局。“链长制”是绵阳创新工作体制机制,也是推动绵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抓产业,市级领导包干推进,分链条承接产业转移,围绕产业链的相关需求,在延链补链强链下功夫,让项目招引与产业承接更加精准、有效。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关键。项目招引,也需要用心用情服务。

以稀土磁性材料为原材料的稀土永磁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池、电控核心三大件之一,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稀土磁性材料产业增长迅速。

目前,绵阳拥有全国唯一的综合性应用磁学研究机构—中电科九所,汇聚了西磁科技、东辰磁材等一批技术水平领先的磁材企业,钐钴永磁等多项成果打破国外垄断。基于此,绵阳积极发挥技术优势,延伸产业链,成立磁性材料产业链推进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招商引资,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在全省磁性产业版图中异军突起。

2022年,总投资280亿元的巨星稀土永磁新材料产业园落地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去年5月30日项目(一期)投产,6月30日成品产出,实现了百亿级项目一年落地投产。

“这刷新了行业建设速度的新纪录,展现了我们绵阳科技城的速度。”绵阳巨星永磁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感慨到。得益于绵阳科技城深入实施的“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一年时间该公司的厂区由一片荒山变成了拔地而起的厂房和办公楼,公司在前半年的投产爬坡期实现了近2亿元的产值。

当前,绵阳深入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坚持践行“一线工作法”,持续打响“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绵阳营商环境品牌,以全周期“保姆式”暖心服务让企业专注于发展。

去年,绵阳聚焦培育壮大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举办多场专题培训,提升园区干部与企业骨干进行业务能力提升。今年,为提高企业家组织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的主观能动性和技能水平,截至3月底各级部门已举办“智改数转”专题培训20余场。

“绵阳组织的这类培训搭建了相关链条企业沟通平台,助力企业交流合作,同时为企业及其产业园发展提供了案例分享,具有借鉴意义。”绵阳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绵阳切实提升对企业的全方位服务,优环境增“引力”,做亮服务“新品牌”,把绵阳富集的科技创新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