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家里的纸板和其他可回收物品总是堆得到处都是,既占用空间又影响卫生,现在有了这个‘碳小屋’,就拿到这里来分类清运,还有奖励”。家住比华利国际城的魏阿姨说,现在,她把这些东西拿到“碳小屋”来分类清运,不仅能换取一些收入,还能保持家里的整洁。“这个小屋对我们老百姓真的很有好处,我们既赚了钱,又让环境变得更好了。”

记者了解到,这个“碳小屋”于3月25日在狮子山街道菱窠社区落地。同一天,碳惠天府与四川碳拾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也在这座小屋门前正式完成接通合作。双方将结合自身优势,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开启成都双碳实践探索新路径。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以绿色为主色调的玻璃小屋外观简洁现代,内部设施齐全,纺织类、玻璃类、塑料类、金属类、废纸类5个收集区域都堆放了相应的垃圾。小屋的墙上贴满了垃圾分类的标语,墙下一角是一个特制电子秤。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把特制电子秤不仅可以称重,还可以计算出可回收物对应的碳中和数据。随后,工作人员将一袋塑料瓶放上电子秤,并点击显示屏上的物品类别,碳中和计量仪就自动对可回收物称重、实时计量、预测碳抵消碳中和数并生成二维码。居民用微信扫二维码,就获得回收奖励金和碳中和积分。

“嬢嬢,总共是1.36公斤,现金奖励3.8元,可以扫码领取您的奖励哈!”居民林阿姨提着自己收集的塑料瓶到小屋,现场工作人员熟练地将可回收物放在电子秤上,系统自动显示重量。短短2分钟时间,动动手指,林阿姨的微信钱包立即收到相应金额的转账。“之前就听说菱安路那边开了一家,但是离我住的还是有点距离,现在总算开到了‘家门口’,垃圾分类方便多了!”林阿姨告诉记者,现在有了固定的回收渠道,准备以后每周都过来一趟。

“居民把这些可回收物带到碳中和小屋回收,不仅能获得现金收益,产生的碳积分可以在APP上面兑换日用品,获得碳惠天府的积分收益,还能兑换额外的物品。”小屋负责人告诉记者,“碳小屋”运行短短几天,居民参与度极高,回收的物品种类繁多。为提升小屋的回收效能和屋内整洁,每天都定时有回收车辆对可回收物进行清运,分拣中心进行二次分拣,再交给相关的企业进行处理和回收。

除此之外,记者注意到,紧邻“碳小屋”的是一个设施齐全的户外职工爱心驿站,这个驿站内部配备了饮水设备、冰箱、微波炉、桌椅、空调、小药箱以及手机充电器等便利设施。据四川碳拾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专门为户外工作者打造的休息场所。不仅如此,爱心驿站还将开展“书香换绿植”“爱牙日·义诊”“血压·健康”等公益活动,惠及城市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户外劳动者。

据悉,到2025年底,“碳中和”小屋将覆盖全市60%以上的居民小区和单位,积极为环境“减负”,为绿色“加码”,让绿色低碳发展的生态红利惠及“天府之国”。

狮子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街道将以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持续探索生活垃圾分类“新方法”,充分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不断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见行见效,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文图|王莞舒

编辑|胡金华

校对|李鑫雨

责编|岳   键

审核|张红波

锦江融媒


锦江融媒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锦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