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文铭权 行晓艺

近日,富顺县携手四川轻化工大学,启动“一村一名博士”计划。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博士赵长青来到富顺县板桥镇天台村,在盐都人家食品有限公司开启为期2年的“进村”历程。

未来两年内,赵长青等来自该校的约160名博士人才和多个专业博士团队,将全面对接富顺县203个行政村,发挥自身专业、经历和特长,为乡村产业发展赋能。

这并不是博士们第一次大规模到富顺。作为我省农业大县、劳务输出大县,早在2021年6月,富顺县启动“新时代百名博士进富顺”活动,西南大学、四川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等高校近百名博士、行业专家下沉担任发展顾问,为基层提供靶向服务,全域联动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上次我们请博士进镇,这次则是要进村。”富顺县委组织部负责人说,该县本次启动的“一村一名博士”计划,正是上次活动的升级版。

博士团队在富顺县代寺镇李子村试验田现场指导水稻收割。

直击——

“最强大脑”出手不凡

11月3日,记者跟随四川轻化工大学经济学院陈希勇博士来到他所联系的永年镇洗马村。位于该村的富顺县惠诚禽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日产20万枚鸡蛋、智能化程度较高的养殖企业。经过走访查看,陈希勇向该公司董事长李於钢提出了鸡饲料配方升级、淘汰蛋鸡的利用、精细化包装和品牌打造、在成都重庆建立销售点等多个具体建议。

“虽然年产近5万吨的鸡饲料厂将于下月底投产,能对产业链上游提供保障,但产业链下游延伸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陈希勇还帮企业“挑刺”。

“以前自己发现不了,博士一点拨就茅塞顿开!”李於钢高兴地说,仅淘汰蛋鸡高效利用这一项,就将每年新增上百万收入。

“专业人才看问题更有高度,角度也更精准。”洗马村党总支书记杜利刚说,陈希勇对该村“公司+集体经济+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细化很有新意。

“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现代化人才及职业农民,将成为农业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陈希勇表示,自己的团队进村后,将重点在技术、规划、培训三方面开展工作。

赵长青的助力,也让盐都人家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何爱洪喜上眉梢:“赵博士指出了调味品存在的保质期较短、包装环节杀菌效果有待提高等主要问题,还带走了好几个样品,承诺尽快帮助我们全面提升产品质量。”

据四川轻化工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村一名博士”计划采用“一村多博士”“多村一博士”等方式,重点在乡村规划、农业产业现代化、乡村旅游、食品生产等四大方面发力,开展“智能+技能”专业服务,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部研究院投资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小琪认为,该项活动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多方面专业化服务和智力支持,解决了乡村急难愁盼的许多问题,同时又为众多高级知识人才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和用武之地。

博士团队在富顺县代寺镇李子村试验田现场指导水稻种植技术。

探村——

博士能为村里带来什么?

“我们村能不能发展有机农业,让农产品卖出好价钱?”在富顺县代寺镇丰光村,11组种植大户周明聪等村民拉住联系该村的博士郭肖的手,反复询问。

“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能!”郭肖承诺,将和村民一起开展土壤改良、种植中“化肥农药两减”、指导建智慧农场等方面工作,让村里的种植环境早日全面达到有机标准。

李子村和丰光村是两个产业相近的行政村。李子村党总支书记李富顺向记者讲起了他们村的变化:10月,全国首个再生稻专业博物馆——富顺再生稻博物馆,在李子村建成投用;京东集团与富顺县联合建设的全国首个“再生稻·京东农场”示范基地也落户该村,这是川南第一个京东智慧农场,核心区占地300亩。富顺再生稻系列米产品已在京东商城实现一站式售卖。

在两年前开展的“新时代百名博士进富顺”活动中,四川轻化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魏丕伟博士担任代寺镇乡村振兴发展顾问。来自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的魏丕伟、童红宁等8名博士一起扎根李子村,依托“川南稻粱产业科创中心”,持续开展上百个杂交水稻相关试验,优选出“竹香米”“绿旱639”陆稻等系列高抗、广适应性的中稻再生稻品种,极大提升了四川稻粱品质品种培育水平。

“‘博士团’走出高校校园,牵手基层小村庄,能迸发出精彩的‘火花’!”童寺镇党委书记曾平说,彭均国博士试点探索“基层法务标准化”建设,李鹏举博士作出“天池湖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黄英杰博士为基层干部讲授《情绪调节与压力管理》,魏丕伟博士牵头开展的稻田画、七彩油菜等均成为网红打卡地,促成该镇举办首届七彩油菜花节......

博士团队在川南稻粱产业科创中心开展水稻种植实验。

不过,富顺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坦言,活动中也有一些乡镇因为诸多原因,在博士进镇后工作成效不大,乡村变化不明显。为确保“一村一名博士”计划走深走实,富顺要求进村博士人才每年动态联系结对村不少于4次、到县指导不少于1次,每年需提供选派博士工作开展台账,并围绕县域乡村事业发展撰写4篇主题调研报告。

省社科院研究员李羚认为,“一村一名博士”计划鼓励人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值得提倡。希望参与人才走出实验室、走向基层、走进乡亲们的生活,多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真切服务和帮助。

富顺县还发布“人才新政策二十条”,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建立合作绩效评估机制,出台创业奖扶政策,将对成效突出的进村博士人才进行奖励,鼓励其结合县域项目,广泛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

(图片由富顺县委组织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