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前往三苏祠,强调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在系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其深邃寓意极具启迪意义。在他引用过的古代诗词文章中,苏东坡被引用频次极高。习近平总书记究竟在哪些场合的重要论述中引用过苏东坡?这些用典及论述又有哪些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寓意?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四川日报全媒体特别策划制作了《跟着总书记学东坡》系列短视频,6月1日起在川观新闻、四川在线等平台刊播。


制作团队选择了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过的苏东坡10句诗文,邀请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四川省苏轼研究会顾问张志烈和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刚,分别从苏东坡诗文的创作背景、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深刻寓意进行解读。


2023年6月10日,《跟着总书记学东坡》系列短视频播出第十期,本期关注东坡名言:“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

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东坡这句话。他说: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苏轼有句话:“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思是说“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这句话出自何处?原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和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引用此话的深刻寓意是什么?让我们走进短视频,一起来学习这句诗词以及用典背后所蕴含的深刻观点和思想内涵。

解说词






张志烈:

《思治论》是苏轼议论时事最有特色的一篇文章。作于嘉祐八年(1063年)十月前后。他当时是在凤翔签判任上,时年29岁。他看到当时的官员们做不好政府的事,造成全国性的财不能丰、兵不能强、吏不能择的现象。他指出这些人做不好事是“其始不立,其卒不成”。他分析指出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先定其规摹”,有调查研究,制定清晰的规划。然后按计划一步步完成。要发之以勇,达之以强,日夜都按照规摹准确完成当做的事。

这篇论说文长达二千五百多字,结构严密,层次分明,作者时而用典,时而引喻,他用修房子来打比喻。时而旁征博引,时而细思慢析,把逻辑性和形象性有机地融为一体。

李刚:

在2023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用苏轼的这句话启发我们:只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美好生活就会变为现实。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端起历史的“望远镜”和现实的“显微镜”,正确洞察国际形势的千变万化,既要看到事关长远的未来趋势,也要看到沉渣泛起的现实逆流;既要看到世所罕见的挑战,又要看到千载难逢的机遇,更要看到危中有机、机不可失,从而坚定必胜信心、保持战略定力,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以不变应万变,不断化危为机,在危机中育新机,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