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小川

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四川省量水设施设备计量检测中心)成立于1952年,历经六次更名,从“四川省水利厅水文分站”“四川省水利厅水文总站”到“水利电力部四川省水文总站”“四川省水文总站”“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见证了与国家共发展的辉煌历史,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水文力量”。

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的办公场地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021年,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下属的市(州)水文机构,由10个增加到21个,下设63个水文测报中心,实现各市州全覆盖。落实年度运维经费4000多万元,运行保障有力。全省水文系统编制为1750人,是全国体量最大的省级水文机构之一。

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是“全国文明单位”,多次获得水利部授予的“全国水文系统先进单位”和“先进集体”,多次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防汛减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四川水文人秉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传统,涌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张宇仙、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唐训海、四川省道德模范钟慧芝等先进人物代表。四川水文成为一支能战、善战的英勇铁军,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及时可靠的技术支撑。

70年栉风沐雨,四川水文在党中央、国务院、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水利厅党组坚强领导下,一代代四川水文人铭记使命,担当作为,用智慧和汗水筑牢川蜀水文发展之路。

70年间,四川盆地遭遇了若干次重大自然灾害,每一次水文都面对着巨大考验。在唐家山堰塞湖、映秀特大山洪泥石流、芦山地震、茂县叠溪特大山体滑坡、九寨沟地震、金沙江白格堰塞湖以及泸定地震等灾害应急处置中,四川水文均战斗在最前线,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圆满完成应急监测和水情分析,用使命和担当谱写了一曲曲抢险救灾的动人赞歌,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据统计,仅“十三五”期间,通过四川水文系统预测预警预报的及时制作发布,全省安全转移受灾人口232.51万人,减淹耕地84.14千公顷,实现防洪减灾经济效益136亿元,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和担当。

2021年,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新设11个市(州)水文机构

看今朝大展宏图志

70年间,四川水文测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水文数据的获取基本依靠人工操作、人工观测,流量测验基本上使用测船,高洪时以人工投掷浮标施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进入21世纪,四川水文科技飞速发展,水位、雨量实现了自动采集、传输、固态存储,全站仪、GPS、ADCP、离子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机动监测车等众多的先进仪器先后应用于水文工作,提高了水文工作的效率和信息采集与传输的自动化水平。

70年间,四川水文站网建设不断优化。站点数量由成立之时397处基本监测站点增加到如今涵盖了水文、水位、雨量、水质、墒情等5200余处,四川水文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水文站网和较为全面的水量监测体系、水质监测体系、用水监测体系,基本实现了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和数据传输的网络化。

特别是2022年,水利厅统筹水利资金4亿元,用于水文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建设,新建346个水文监测站点,水文基础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丰富和完整的水文基础资料支持了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准确的洪水预警预报为江河安澜提供了支撑。同时,在水资源管理、水生态监测、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川水文走过了曲折而荣光的七十年,已迈入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未来将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四川水文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保障,再铸四川水文事业发展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