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蒋松 何涛 徐中成 摄影 肖雨杨

8月17日,凌晨2点,墨黑沉寂的桃坪镇佳山村突然亮起一小束光,村东头,村西边,两束、三束……十多束光向半山腰一户人家移动。

村民杨志鸿等在家门口。“来了来了!”“今天有雨,我专门穿了雨衣来摘。”“赶紧弄完,就松口气了。”十来个头戴顶灯的村民陆续聚集过来。杨家种了10亩果林,其中青脆李正是采摘的时节,这天,最后一片林子等待采摘,他特地请了村里亲友来帮忙。

“走!”十来束光汇聚在一起,钻入房后的李子林,只听见林子里一片忙碌的唰唰唰声,晃动的头灯不时闪过正在采摘的人,雨水、汗水交织,来不及顾及,大家心里只有一件事“赶紧摘完,天亮,收货商就来了”。

位于高半山的佳山村曾是省级贫困村,通过发展特色水果实现了脱贫摘帽。村上现有水果面积近1700亩,其中1100亩是脆李。正采摘的青脆李因甜脆少渣广销广东、上海、重庆等地。每到采摘季,不少果商蹲在村上采购,要求李子一下树,立刻装车送走。

第一批摘下的李子从林后送到杨家屋里,几个妇女已等候在此,人工将李子分级装箱。天一亮,广安水果收购商范超站在杨家门口开始检查水果品质,并帮着装箱过秤。一批又一批李子送下来,不仅有杨家的李子,还有村上其他人户的。范超说,他已在村上待了5天,每天收齐5吨发一趟车。青脆李从树上摘下,到广安销售不超过24小时,新鲜得很,“别的水果我卖不赢别人,卖佳山青脆李我有信心。”

行走在佳山,不时可见红色的货车,那就是佳山水果要出山了。能出山的水果都身怀“绝技”:有机种植、精细管理。如果说当初理县在佳山推广特色水果是为了帮助当地人脱贫,那么现在佳山农民精心呵护水果,则是为了富裕的内生动力。佳山果农个个心里都装着技术经、经营经,怎么让水果品相更好,怎么让水果卖得更好,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

重庆水果商向绍淼也已在佳山村蹲了一周,每天他发向重庆的李子也是一车5吨。向绍淼告诉记者,他遍访云南、广东、贵州、四川,觉得佳山青脆李品相,且性价比高。记者觉得他这句话“话中有话”,便追问为什么,他说:“重庆有一款李子品相也好,佳山李口感与其相当接近,不过重庆的李子收购价一公斤5元左右,远远高过1公斤1.5元的佳山李。”一旁的果农立刻问起为什么,向绍淼说其中最大的差别是摘果技术,重庆李采摘都做到了精细化,轻摘轻装,李子买到消费者手中时,皮上的霜都在,已经进入高端市场。果农们又是一阵讨论,高端市场也是他们的梦想。

“发车了,发车了。”雨中,一辆辆红色货车驶出佳山,下一场夜收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