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伍力 阮长安 郑志浩 摄影 衡昌辉

“老乡:这个月您‘吃酒’花了多少钱?”在甘孜州九龙县三垭镇郎呷村村委会外墙,一行红色标语格外醒目。下面还有一行字:“全民动员,坚决抵制滥办酒席、大操大办的不良风气!”

抛弃陋习移风易俗,这是新村的新风貌。原来的郎呷村地少人少,村民普遍居住在高山上。“住的土坯房,踩的泥巴路。”村支部书记阿石克合记得,12岁那年自己才读一年级,一句汉语也不会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村成为全县唯一整村生态移民搬迁的贫困村。45户村民住进了崭新的移民安置点,各类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过上以前从没想过的好日子。”

“但是,有的彝族老乡还守着陈规陋习。”话锋一转,阿石克合掰起手指,“彩礼攀比、喜欢宰杀、家中要生男娃娃等等,这些给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许多难度。”比如,过去如遇老人去世,家里有几个子女就要宰几头牛,请来村民吃不完还要分牛带走,“不夸张地说,有时一场葬礼就能吃垮一个家。”

村两委和帮扶干部聚在一起反复商量,大家下了决心:既然搬迁了,就要搬出新风貌!村里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制定新村村规民约,明确规定老人去世宰牛不超过3头、做道场聘请“毕摩”费用不超过2000元、不得大肆搞“接舅舅”“接亲家”等仪式、婚嫁礼金必须控制在9万元以内等,并把条款纳入村级奖惩管理,直接和集体经济分红挂钩。同时,依托郎呷村“农民夜校”增设移风易俗课程,引导文明新风尚,还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村容村貌综合治理活动,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效果在潜移默化中显现。去年9月,村民布无克哈的母亲去世,6个子女一合计,宰了3头牛,炒了几个菜磨了一大碗豆花,就把葬礼办了。“按以前的习俗办,确实负担太大。现在大家都理解支持,没人觉得丢了面子。”布无克哈说得恳切。

新村里走一走,更能感受到这里的精气神。53岁的阿七达尔是已脱贫贫困户,因为身患残疾只能留守家中。走进阿七达尔家里,卧室床铺整齐,厨房干净明亮,院坝的一个角落还有一块水泥砌出的菜地。“我虽然腿脚不灵便莫法打工,但是这些力所能及的活路不能拉下。”阿七达尔说,他家享受低保兜底、政府代缴医保和残联补贴,村里还有产业发展项目分红,加上老伴在合作社打工,“生活和过去比,就是天和地的区别。”

“现在还有什么想法,希望村上帮忙的?”面对记者提问,阿七达尔摆摆手,“帮扶政策很好了,我把日子过好就够了。”想了一下,阿七达尔又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我大女子好好读书。她现在康定中学读高二,是重点班,我希望她考起我们家第一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