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程文雯 制图 甘翠

“岷江、西河、南河前后环绕,天社、修觉诸峰峙于前,鹤鸣接于右,牧马环卫于左,很富‘襟山带川’的雄壮之观。”


在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奠基人顾颉刚笔下,这处“襟山带川”的雄壮之所,是成都新津。


千年历史,在这里沉淀下深厚的文化印记,温厚沉稳;2020年撤县设区,让这里成为成都市最年轻的区,活力焕发。


2022年是成都大运年,新年将至,川观新闻发出“成都伴手礼征集令”,诚邀成都23个区(市)县推荐具有成都特色、彰显“成都制造”品质的伴手礼产品。


第四期,在成都新津,我们找到两款伴手礼,它们都和这座城市一样,既有历史的深厚积淀,又能彰显今日之鲜活与灵动。

鼻烟壶内画

方寸之间反向作画,巧夺天工


内画鼻烟壶最早出现在于清朝,以特制的画笔从小口伸入瓶里,在一个狭小局促的内壁上反向作画。不仅空间十分受限,而且作画方向颠倒,因此难度颇大。

历史变迁,如今的鼻烟壶已无实用价值,但这套内画技艺却一直传承,形成了“京派”“冀派”“鲁派”“粤派”四大流派。其中“冀派”形成时间稍晚,以精皴细染、造型准确、风格典雅著称,开创者王习三在1996年创办了王习三内画艺术学校,专门培养内画艺术人才。成都市新津区,就有一位毕业于习三内画艺术学校的传承——吴建英。

一件好的内画鼻烟壶要经过选料、做工、画工、包装等一系列工艺流程,整套工艺流程用工少则一周,多则数月。一只两寸高的鼻烟壶,要完成内画,并非一气呵成,要是要让色彩一遍遍地干后再染,即使细微处,也要尽显丰富的层次,需要非常大的耐心。

2017年,吴建英被评为“四川首届农村手工艺美术大师”,曾获邀到北京、杭州、西安、银川、台湾、迪拜等地区作文化交流。2020年,此项目列为成都市新津区区级非遗保护名录。

新津剪纸

灵巧翻飞,剪出城市新样貌


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源远流长。一把剪刀一张纸,在一双双巧手中的变化,往往超出想象,更有不少作品令人叹为观止。

清明上河图(高慧兰供图)

在新津,有一幅9米长、60厘米宽的剪纸作品——《清明上河图》,出自当地乡村教师高慧兰之手。亭台楼阁、桥梁水榭、贩夫走卒、衣纹水波,无不精巧灵活。与作画不同,剪纸中间不能断开,细看作品,尽管有纤细毫末之处,却始终纹丝相连。

南河美景(高慧兰供图)

再现古时风情,也记录今日之变。除了《清明上河图》,高慧兰剪出的《南河美景》同样惊艳。这幅剪纸描绘出新津城市的巨大变化以及市民们安居乐业的生活场景。南河、高楼、树木、鲜花、旭日……构图规整大气,画面栩栩如生,让人身临其境。

在高慧兰的一双巧手之下,还有《新津河鲜组图》《十二生肖》《福寿图》《赛艇挑战赛》《中国梦》等不少作品,从意向开阔的城市画卷,到亲属邻家的幸福喜事,都有一幅幅剪纸,承载一份份美好的记忆与希冀。

除署名外,图片和视频由成都市新津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