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宋开文 雷倢

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将德阳确定为全省7个区域中心城市之一,老工业基地德阳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策源地之一,德阳如何在新的起点上改革开放再出发?德阳未来的发展之路令人关注。

7月16日-17日召开的德阳市委八届七次全会,通过了《关于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和《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作风狠抓落实的决定》,两个《决定》甫一公布即激起了热烈反响,被参会代表普遍评价“坚持问题导向,站位高,把脉准,措施实”,认为其将引领德阳进入崭新的发展里程。

近日,就如何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推动德阳高质量发展,履新两个多月的德阳市委书记赵世勇接受了川报观察记者专访。

赵世勇(右)在基层走访

省委为德阳发展指明了“干什么”

川报观察记者:这次召开的市委八届七次全会与以往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中一点是,很多企业家、基层党员和媒体代表都参加了,包括我本人也首次以列席人员身份参加会议,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赵世勇: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明确德阳为环成都经济圈区域中心城市,赋予德阳打造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推进成德同城化突破等10大战略任务,31项涉及德阳的重点工作。在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格局中,省委指明了德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该干什么。

下一步,德阳重点是要明确“怎么干”和“谁来干”。在全省“一干多支”发展格局中,我们必须主动置身全省大局,对市情特征、发展阶段进行再认识,对发展定位、实施路径、工作举措等进行再谋划,因此希望听到更多人的意见,所以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是一次开门开放的会议。不仅如此,我们还把“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中搜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只要对发展有利的都吸纳进来,目的就是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凝聚全市上下智慧与共识。

实施“七大行动“  招大引强是关键

川报观察记者:省委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德阳对此有什么考虑?具有哪些优势?

赵世勇:省委有要求,德阳须行动。刚刚召开的德阳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我们提出了加快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

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德阳有基础、有条件。德阳工业基础雄厚,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发电设备产量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全国第一,神州系列飞船、深海潜水器等都有“德阳造”,201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378户、主营业务收入达3973亿元,这两项在全省都比较靠前。同时,德阳经济总量较大、发展质量较好,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接近2000亿元,人均GDP、工业利润、城乡居民收入均居全省前列。这些都为德阳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德阳城市新貌

川报观察记者:围绕加快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德阳有什么具体抓手?重中之重是什么?

赵世勇:围绕这一战略定位,我们明确了打造装备智造之都、改革开放高地、古蜀文化名城、美丽幸福家园“四张名片”的战略支撑。在路径抓手上,我们提出实施创新引领、协调发展、开放拓展、乡村振兴、文化提升、生态优先、民生提质“七大行动”。力争今年经济总量达到2100亿元以上,到2020年达2500亿元以上,到2022年达3000亿元以上,在此基础上再奋斗3-5年突破5000亿元。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把精准开展大招商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招大引强至为关键。德阳不缺“铺天盖地”的项目,但缺少“顶天立地”的项目,发展缺乏大项目、好项目的问题比较突出,产业项目投资严重不足。为此,就是要在创新上施拳脚,增量上摆战场,进一步完善市统筹、县落地招商工作机制,设立产业招商引导基金,制定项目引进方与承接方税收分配、指标考核等利益联结共享办法,优化营商环境,力争各县(市、区)、园区每年至少要有一个3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落地,全市每年至少要有一个10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落地。

最近总投资135亿元的京东项目落户广汉,像这种引领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必将有力推动德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德阳城市新貌(毛健摄)

高质量发展说到底是实现老百姓高品质生活

川报观察记者:我们注意到您在不同场合,多次要求干部“从吹糠见米的事情做起”,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德阳的高质量发展会体现民生优先吗?

赵世勇:保障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永恒主题。高质量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就是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过上高品质生活。如果交通不快捷、教育医疗不方便、社会治安不好,这样的发展就不是高质量发展,也不是市委、市政府想要的发展。

因此我们打造的“四张名片”中,“美丽幸福家园”就是德阳建设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的价值追求。我们理应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等,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

必须从制度层面解决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

川报观察记者:德阳此次通过的《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改进作风狠抓落实的决定》,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一些干部在思想、作风、落实方面存在的七大“症状”,干部群众反响强烈,大家普遍认为切中要害,但也有人质疑是不是说得太严重了。

赵世勇:落实省委全会精神,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各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在大讨论中,大家普遍反映,一些党员干部沉迷于“盆地意识”,一些干部光说不练、表态很积极,执行中却少了“临门一脚”,一些干部不敢动真碰硬、坚攻破难。虽然这只是少数,但影响了德阳党员干部的精气神,影响了德阳的发展软环境。这样的状态,显然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

因此我们出台决定,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从制度层面解决不愿为、不敢为、不善为,以及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

我们还提出了学习上要来一场大深化,政治上要来一场大对标,思想上要来一场大解放,作风上要来一场大转变,合力上要来一场大凝聚,工作上要来一场大落实,以确保将省委全会精神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