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范芮菱

“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校馆(企)合作,借力社会文化产业,共建独具特色的品牌活动,构建多场馆融通的课程体系和研学项目。”3月15日,成都石室中学发布《成都石室中学“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了教学质量、拔尖创新人才、生态化德育、校馆(企)合作、未来校园、学术科研、队伍建设、国际办学等未来发展的10大“关键词”。

未来五年,石室中学将形成以女子排球为主体,以乒乓球、羽毛球为两翼的体育发展路径,打造一支全国范围内的高水平女排队伍。同时,重点推进合唱、版画、川江号子、四川扬琴等美育项目。此外,学校将加大与企业的合作,让学生们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多走出课堂,多参加课外社会实践,走进博物馆、走进成都的大街小巷,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素质。

《规划》中指出,石室中学还将构建一体化新型智能化校园生态与数字全景智慧校园,助力学生个性化学习发展。同时,也将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合作,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课程资源和一流的科教研水平。

据悉,“十四五”期间,石室中学将以“创建中国著名与有世界影响力的卓越中学”为办学目标,培养有家国情怀与世界格局的未来领军人才,并实现在教学质量、德育工作、校园建设、课程建设、学术科研、队伍建设、国际办学、资源整合等方面实现卓越发展。

一起来看看成都石室中学“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六大亮点

作为成都石室中学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成都石室中学“十四五”发展规划》遵循国家战略、四川定位、成都目标、石室特色、师生共识的标准。在新发展阶段擘画了石室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有高远目标、有务实举措、有落实保障,因时应事,适度超前,让石室的发展与中国教育的发展、世界教育的变化同频共振。《规划》既充分体现了石室特色又全面接轨成都教育发展趋势,具有以下六大亮点。

一、根植石室文化,遵循学校实际

《成都石室中学“十四五”发展规划》立足于文翁石室两千多年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全面梳理了学校在“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绩。《规划》在深度挖掘石室文化内涵基础上,对石室“传统与现代融合”“人文与科学融合”“中国与世界融合”三大特色进行解读,提供了石室教育卓越发展的新路径。

二、聚焦办学目标,面向未来发展

《规划》明确了石室中学“创建中国著名与有世界影响力的卓越中学”的办学目标,全面对标教育综合改革最新政策,精准分析石室中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注重高质量、前瞻性、现代化。《规划》锚定名校担当,紧扣时代脉搏,以推动基础教育发展为己任,如在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办学质量提升、区域辐射引领等方面下功夫,指出要将石室中学建设成为国内教育领先、国际教育典范的现代化学校,站位高远,催人奋进。

三、扎根中国大地,培育家国情怀

《规划》进一步明确了石室中学“培养有家国情怀与世界格局的未来领军人才”育人目标,始终突出教育的国家属性,让石室教育切实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用行动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规划》再次强调了要坚持“爱国利民、因时应事、整齐严肃、德达材实”的校训精神,力求培养学业精湛,综合素质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报效国家为己任,主动为家乡、为集体谋福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完善以厚植家国情怀、培养世界格局、奠基未来领军为核心的校本课程体系,明确要求在课程构建中要融入校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充分体现了石室中学对“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使命担当。

四、参与人员广泛,内容覆盖全域

《规划》编制工作从去年年底启动,历经问卷调查、座谈交流、专题研讨、意见征集、教代会审核表决等近二十项流程。编制过程中,各界专家、离退休教师、在职教师、社会人士、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提供了诸多宝贵意见建议。《规划》几易其稿,最终形成近3万字的文稿,是集体智慧的凝聚。《规划》对学校工作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和系统性规划,内容覆盖全局全领域,包括育人品质提升、治理能力优化、学术治校建设、德育活动浸润、智慧校园建设、国际交流合作、办学资源拓展、学校影响力扩大等多方面的内容。

五、细化阶段目标,清晰数据导向

《规划》注重结果导向,各类目标均分阶段以明确数据呈现,如在教学质量提升方面明确了一本率、“985”率、“211”率、清北人数、竞赛人数的具体要求;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明确了课程开发的具体类别和数量;在德育工作方面明确了生态化德育实践内容和特色项目数量;在教师结构优化方面,明确了高层次人才增长目标人数;在科研工作方面明确了重点课题立项数量和获奖目标;在校园建设方面提出了每年重点优先项目及项目经费需求。

六、明确实施路径,保障规划落实

《规划》梳理了未来五年的十大任务举措,将教育教学改革放在首位,明确了规划实施的重点工作,并制定了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举措。如:以研学实践、劳动教育、传统文化、国际理解、STEAM等项目为载体实现育人目标;以构建龙头课题引领下的四级科研课题体系为路径优化学术科研生态;以“开放融通”为关键策略扩大石室辐射力与影响力。《规划》明确了从党建引领、行政领导、资源配置、检查评估等方面为目标达成提供保障,为愿景实现搭建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