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集团特派记者 王成栋 付真卿 摄影 欧阳杰 剪辑 郭雨荷 杨昕

全国两会上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于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四川来说,如何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这中间,有什么重点和难点?

带着前述问题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何树平。

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就是四川城镇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记者:这几天您发言的主题都是城镇高质量发展。在您看来,什么才是城镇的高质量发展?

何树平:我们要完整准确理解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就在3月7日,总书记在青海代表团再次就高质量发展做了阐释——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

至于我省的城镇高质量发展方向,就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背景下,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提质增效让存量焕发活力,“新城建”与“新基建”有机结合让增量更有品质

记者:在您看来,四川现阶段的城市建设处于什么阶段?

何树平:虽然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全国平均值6个百分点左右。但从整体来看,和其他地区一样,我省也进入了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中后期阶段。

在这个阶段,人们对城镇发展内涵和品质有了更多要求,从“有没有”更多转向了“好不好”。所以,我省不仅要保持高于全国的城镇化率增幅,还要在城镇建设的“以人为核心”方面多做文章。这也是我多次提到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原因。

记者:对我省很多城市而言,都面临着改存量改造的问题,四川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何树平:重点要做好存量的提质增效,主要是推动城市更新,抓好老旧小区改造。今年,省委省政府把新开工6000个老旧小区改造列为30件民生实事之一加以推进。

而对于老旧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则要加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力度。实践证明,老旧街区、历史文化名城,只有在合理的开发利用下才会焕发活力、才会保护的更好。

记者:您刚才提到,四川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落后全国平均值。增量的问题又该怎么解决?

何树平:这个数据表明了我们发展的空间和潜力所在。

与存量一样,城镇化增量也要高点起步、更高质量。具体说,当下首先是要实现“新城建”和“新基建”有机结合。特别是要在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等方面做好规划,在建设上下足功夫。

其次,不管是存量还是增量,都要解决好社区和城市治理问题。

社区层面,不仅要补齐基础设施的短板,还要借助物业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的优势,为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服务。

城市治理层面,推行一网统管、贴心服务。实现城市执法的“刚柔并济”,让城市更有“人情味”。特别是吸引更多市民参与城市治理,凝聚城市治理的正能量。

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要“双管齐下”,才能让人“安居”

记者:大家都很关注住房问题,今年两会也是热点之一。下一步,四川在这方面怎么着力?

何树平:重点是建设两个体系,分别是住房的市场体系和住房的保障体系。

现阶段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围绕“房住不炒”和“一城一策”实施精准调控,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眼下,还要强化对问题楼盘的整改力度。去年,全省排查出的500多个问题楼盘,现在已经有400多个完成整改。

其次是增加保障房的有效供给。公租房主要面向城镇户籍且住房和收入“双困”的家庭,力争应保尽保。同时,通过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等方式,解决好新市民准入门槛高、青年公职人员住房困难等问题。

最后是抓住国家长租房政策机遇,推动更多的房源进入市场。逐步推进租购同权,让租房成为更多人的优先选择。基础性和前提性的工作,解决好“高进低出”、“长租短付”等问题,进一步规范租赁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