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范芮菱


国家电网四川电力(成都高新)“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19年来,坚守“有呼必应 有难必帮”的服务承诺,不分份内份外,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被百姓亲切地称为“电力110”。近期,这支队伍被中宣部命名为第六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3月4日,在国家电网四川电力(成都高新)“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办公区,队长刘杰向记者展示了近期收到的一封手写来信——“每逢节日,队员们都会来看望我,陪我聊天。你们不是我的亲人,却胜似亲人……”


来信的老人名叫白德兰,是一位空巢老人,也是党员服务队的帮扶对象之一。近年来,这支传承着“雷锋精神”的党员服务队,在不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的同时,持续开展扶困济贫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一件件小事,把电送到千家万户,用爱温暖千家万户。

不断拓展服务范围的“电力110”

党员服务队成立初期,成都老城区线路老化故障时有出现。特别是在夏季用电高峰,频繁有住户出现用电故障。每当这时,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打一个电话,队员们总会及时赶到。渐渐地,党员服务队获得了一个亲切的称呼——“电力110”。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党员服务队也擅长于主动发现问题。2013年,在进行日常维修的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多个老旧小区的楼道灯坏了,没人修理。灯泡虽小,对住户日常出行造成的阻碍却大,为此,党员服务队开始实施“电”亮老旧院落行动,为遇到此类困难的小区免费换灯泡。

在开展电力抢修的基础上,党员服务队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常年“一对一”帮扶孤寡、残疾等特殊服务对象累计88户。

川观新闻记者看到,在党员服务队队部里,一面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的锦旗。这些都是曾被队员们帮扶过的孤寡、残障老人送的。每一面锦旗后面,都有一段温情的故事。

“我们在进门入户、调查摸底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疾病缠身、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人,便记录下了他们的信息,定期去打扫卫生、送医看病、陪他们聊天。”党员服务队队员吴昊告诉记者。常年累月,队员们与帮扶对象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其实,很多老人的要求并不高,只是想有人能陪陪他们。”吴昊表示。这两天,党员服务队又联系到华西医院的医生,上门给帮扶对象做免费体检。

雷锋精神根植于心的“电力110”

在队员们看来,将自己的本职工作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老百姓,就是对“雷锋精神”最好的践行。

因此,队员们会在陪伴帮扶对象的同时,为他们提供电力“技术支持”。针对辖区内听力不好的老年人,他们发明会闪灯、会振动的“爱心门铃”;针对社区空巢老人,他们上门定制了“一键通连心桥”热线电话以及安全智能报警系统,保证老人的居家安全。而在新冠疫情期间、5·12汶川特大地震等多个危急关头,全队通过检查电路、排查隐患等方式,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受灾群众正常用电。

刘杰告诉川观新闻记者,“善小而为、以一贯之”一直是党员服务队的服务目标,“我们所做的,都是很平凡的点滴小事,但要把平凡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的做好做精,很难。”每个季度末,党员服务队都会举行分享会,分享志愿活动中发现的新问题、新故事,并总结工作经验和方法。

虽然此前有过诸多荣誉,但对于队员们而言,“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这个称号有着特别的意义。这些年来,雷锋精神就像种子一样,根植在每个队员心中,成了他们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动力之源,也让他们有了凝聚力和向心力。“今后会一如既往的传承雷锋精神,把每一件小事干好。”刘杰说。

更多新闻>>>

走进学雷锋②|蒲斌:我是被“雷锋”包围着的人

走进学雷锋③|陈国彬:希望学雷锋成为日常小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