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历史的答卷

蜀平

(一)

中国用8年时间,完成了人类减贫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一场“战斗”。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凝心聚力精准发力,实现近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所有贫困县摘帽。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区域性整体贫困一一消除,困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四川尽锐出战,全省62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即将与全国人民携手同步实现全面小康。我们交出了四川答卷。

这是一份什么样的答卷?

今天,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既是分享脱贫成果的喜悦时刻,也是“让流汗流血牺牲者流芳”的庄重时刻,更是激励我们为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历史时刻。在这特殊时刻,我们有必要审视这份答卷,认识其对全国、对全球的意义;我们更有必要总结这份答卷,明晰其成功的原因及经验,从而鼓舞我们继续前行的信心,凝聚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

(二)

贫困问题的难度,是衡量脱贫答卷质量的尺度。

从古代中国孔子倡导“富民思想”,到现代美国富兰克林反对“自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作为人类叙事的千年母题,对摆脱贫困的追求,古今中外从未放弃。

刨根问底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分析贫困发生机理:收入之“贫”,基本教育、健康、居住和信息等服务之“困”,二者相互交织代际传递,从而妨碍个体生存权发展权实现。由贫困引发的诸多问题,严重时破坏社会团结、动摇执政基础,甚至造成全球冲突。

进入21世纪,继《联合国千年宣言》将消除极端贫困和饥饿放在首位,2016年,193个联合国会员国启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又将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列为造福人类和地球的首要任务。世界之“首位”“首要”,既标志着重要性,也证明其难度:即便今日最发达国家,贫困现象依然存在,贫困问题依然复杂。

世界难题,中国亦难。中国之难,曾难在人口众多而经济落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以及随后开始的扶贫攻坚,国家贫困人口迅速降至3000万左右。此后又面临“死库容”降不下去之“难”:生产性贫困与生活性贫困相交错,插花式贫困与集中连片贫困相参差,点多面广本已复杂,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谁来扶、怎么扶?挖除贫根更是难。

四川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183个县市区中,161个有脱贫任务;45个深度贫困县,既有“三区”的甘孜、阿坝,也有“三州”的凉山。凉山彝区,更是影响全国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控制性因素。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令本已是难中之难的四川脱贫攻坚战难上加难。

(三)

2018年春节前夕,在四川凉山彝族贫困户的火塘边,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道:人民的美好生活,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能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它代表脱贫的刚性,要求我们的脱贫不是数字的脱贫,我们的小康不是被平均的小康。

总书记质朴的话语,就是我们答卷是否合格和质量高低的标尺。四川视脱贫攻坚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一把手负总责,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在东部发达省市帮助下,全力以赴;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聚焦深贫地区,以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为要义,做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我们一个山头一个山头攻,一个硬仗一个硬仗打,最艰难时战疫战贫两手抓,咬牙坚持,不胜不休。

作为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凉山见证了二十一世纪针对世界性难题的决战。2020年11月17日,凉山州最后7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宣告四川人民数千年来摆脱绝对贫困夙愿得以实现。凉山作证,这是一份“一个都不少”的脱贫答卷。习近平总书记走访过的两户村民,和乡亲们一道搬进宽敞明亮的新房;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楼梯,曾令全国人民揪心的“悬崖村”阿土列尔村发展起旅游;只会彝语的孩子进幼儿园就开始学普通话;130多万人易地搬迁……发展的潜能被挖掘出来,贫困的代际传递将被教育阻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渐释放。

新面貌、新生活、新希望作证,这是一份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脱贫答卷。

四川是全国的缩影。和四川答卷一道,一份份高质量脱贫答卷汇聚成中国脱贫的鸿篇巨制,举世瞩目。它贯通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最后一公里”,更为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步”奠定了基石。

(四)

每减少一个贫困人口,就意味着解放一份生产力,增添一份向心力。

以世界银行标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有8.5亿人脱离绝对贫困,被解放的力量成为国家持续发展的重要推手。如同人类至暗时刻的一道亮色,中国脱贫向世界展示了一种面向未来的可能性。

8.5亿人口脱贫对同期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作为第一人口大国,中国减贫在很大意义上就是世界减贫。这是中国对全球贫困治理“数”的贡献,但又不止于此。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和载体,中国更深入参与改善全球贫困治理,世界银行测算,这将带动沿线760万人口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口脱离中度贫困。四川是支撑“一带一路”的腹地与纽带,也是中欧班列开行最多的省份,对沿线国家和地区摆脱贫困贡献着力量。

对世界,我们也贡献减贫之“术”。尽管不同国家难有统一的减贫模式,但都能从中国找到减贫“范本”:精准。越南国家电视台曾专门采访四川脱贫民众的“致富经”,当地一家公司总经理从中看到,我们的减贫措施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精准帮扶转变,放眼未来、立足长远,值得借鉴。受中国启迪,联合国大会2018年制定出一套消除全球农村贫困的完整方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精准扶贫方略是帮助最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宏伟目标的唯一途径。

四川叙永县石厢子彝族乡水潦铺村,有着世界银行贷款贫困片区产业扶贫试点示范项目。在我们摆脱贫困历程中,世界帮助我们。从贫穷落后到减贫模范,我们回馈世界,包含四川经验的中国减贫经验,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如同一块投向水中的石头,以小圆圈开始,荡出更大的圆圈。

(五)

秉持人民至上的发展观,是书写脱贫答卷的价值引领。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始终坚持一以贯之消灭贫困,追求共同富裕。脱贫攻坚更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的伟大事业。

实践是价值观的体现。四川坚持把贫困群众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迈向小康社会、一起过上好日子作为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用非常之力推进非常之事,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社会协同发力、合力攻坚,东部西部守望相助、协作攻坚,广大党员、干部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和老百姓干在一起、累在一起,“拿出搭上身家性命的勇气,再硬的骨头也能啃下”。为了人民,这是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英国皇家社会科学院院士罗伯特·沃克认为,中国减贫之所以能成功,除政策有力目标精准外,重要的是社会各界都愿意为政策提供支持、为目标付出努力。为什么社会各界愿意为之努力?究其原因,是脱贫攻坚的目标与政策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价值取向,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每个人都有参与感、每个人都愿意介入、每个人都愿意奉献。这是最根本的内生动力。

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脱贫攻坚的实践再次证明,只有锚定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理念,把“人民至上”刻写在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中,才能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才能更好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汇集和激发人民的磅礴力量,在前进的路上无往不胜。

(六)

系统化处理复杂艰巨的贫困难题,是书写脱贫答卷的方法论。

一项重大任务的系统运行,包括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这是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总结出的重要方法。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就是系统化观念的生动实践。

从“领导组织、实施方略、资金支持、社会动员、从严要求、群众主体”的全方位谋划,到“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系统化推进,四川系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执行国家政策的同时,又在具体实践中系统创新脱贫攻坚举措:22个扶贫专项行动增强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发展致富的能力,向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借智借力,举全省之力选派干部组成综合帮扶工作队分赴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全局着眼发力重点领域重点区域,确保“一个也不掉队”。

四川还将脱贫攻坚置于更大的发展系统来推进实施。“10+3”现代农业体系加快构建,全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无不与脱贫攻坚密切相关。我们还收获“系统化”的脱贫成果。交通堵点被打通,贫困地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了基础;产业版图在变化,靠天吃饭的状况彻底扭转;贫困地区基层干部队伍不断充实,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终端能力不断提高。

实践再次证明,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当下与未来、全局与局部、战略与战术、重点与非重点等重大关系,实干苦干,我们就能克服一切困难。进入新发展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样、越来越复杂,更加自觉地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稳步前进。

(七)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郑重宣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绝对贫困问题的解决,只是朝着共同富裕迈出的坚实一步,路途遥远,仍需砥砺前行。

就在几天前,四川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出部署,“三农”工作重心正在历史性转移,终点和起点在这里重合。

我们展望新目标。它首先应巩固拓展当前脱贫成果,它来自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战略平稳接续,从而激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激励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勤劳致富,更多人迈向中等收入群体。

我们期盼新生活。不仅消除经济上、居住条件、教育上的贫与困,还要在就业、收入、社会公平等方面持续改善,让人民有恒产、有恒心。

我们开始新奋斗。从破解绝对贫困到破解相对贫困,不是也不可能是简单的经验复制,意味着我们必须学习更多、改革更多、创新更多、付出更多,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等方面尚需更多努力。

实现新目标,也许问题不会比从前少,困难不会比从前低,只要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观,坚持系统化的方法论,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有梦想成真的可能!

(八)

交卷时刻,我们也迎来世界第一大党百年华诞。

100年前,从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确立为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此时此刻,党兑现一个对人民对历史的庄严承诺,又将带领14亿中国人民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奋进。

从全面小康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征程已经开启;从摆脱绝对贫困到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新的试卷已打开。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征程不会一帆风顺,新的试卷也定然充满难题,但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

做好新时代的必答题,实干是唯一的捷径。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9100万四川人民将和全国人民一道,苦干实干,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