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尹 川报观察记者 邵明亮  摄影报道

8月7日,虽是传统的节气——立秋,但高温依然是川南天气的主角。

当天,记者来到位于内江市资中县响水滩生态农业休闲体验旅游区(以下简称响水滩),便被眼前美景深深吸引。沿柏油路步入园区,只见一株株柑橘树随风摇曳,一排排特色民居排列路旁,秀美的田园风光融入其间,高温似乎在这片绿色里也减了不少气焰。

响水滩的水上游玩项目

响水滩是资中县近年来打造的一个重要旅游项目,在给当地带来客源和收入的同时,其“产业+旅游”的独特发展模式,也为资中县的旅游业探索出了一条发展新路。

观景:打造峡谷美景,做足“水文章”

穿过农耕文化观光区,沿木栈道步行数十步,便进入了峡谷风光观景区。

在层层翠竹与松柏掩映下,阵阵凉意随风袭来,流水沿着峭壁坠入水潭,发出“叮叮咚咚”的声响。记者从标识牌上得知,此处名为响水飞瀑,原名响水潭,也是响水滩的名号的由来。

响水滩的“响水飞瀑”景观

记者跟随景区管理人员漫步峡谷之中,酷暑之外的难得清凉如影随形。在移步易景中,人们可以看到,各个景点都有文字解说,这可以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得以了解当地独特的文化和历史。

“目前,峡谷风光观景区的美化工作还在同步推进,下一步园区还将就水和峡谷做文章,进一步增强游客的旅游观光体验。”该项目负责人彭华告诉记者,整个园区采用农旅结合模式打造,按照“一谷二带三心四区”总体布局修建,总投资2.25亿元,总占地约9000亩,分三期工程推进,预计工期10年,并实行投资、开发、开放同时进行的经营模式。

据记者了解,所谓“一谷二带三心四区”即:一谷,资州大峡谷;二带,鱼溪乡村风情带、麻柳溪湿地风光带;三心,响水滩旅游接待中心、天池休闲垂钓中心、团鱼口温泉休闲度假中心; 四区,世外坡采摘区、元元童乐区、鱼溪花乐区、果蔬仓储区。

响水滩的峡谷风景

响水滩运营方——资中星天池观光农业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建明给记者介绍,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7000万元、占地约1500亩,分为农耕文化观光区和峡谷风光观景区,项目的远期规划还有二期、三期。

2016年,崔建明响应“返乡创业回家工程”的号召来到老家资中创业,通过2017年的努力建设,响水滩乡村记忆(一期)工程目前已建成。目前,响水滩已成为全县全域旅游发展的标杆,也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兴业:“产业+旅游”,厚置发展根基

跟很多生态旅游区不同的是,响水滩的发展模式不单单是靠旅游项目,而是靠旅游和产业“两个轮子”来驱动。

“因为旅游也分淡旺季,目前景区还处于试运营阶段,单靠游客很难保证景区高效运营,而借助快速盈利的特色产业,即使在客源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同样可以创造受益来为此项目运营。”崔建明说。

响水滩的9DVR体验项目

崔建明所说的产业,是响水滩在发展规划中选择的柑橘和鲶鱼这两个资中特色农业品牌。

据了解,目前响水滩现代农业以种植柑橘等果树为主,主要品种为金秋砂糖橘700余亩,爱媛38、大雅等柑橘树近200亩。由于内部土地经过科学改良,又采用以色列灌溉技术,由中央控制室一键控制水肥喷洒,目前果树长势良好,普遍已有半米多高,预计将在明年集中挂果。

“金秋砂糖橘目前市场批发价格为每公斤10至12.5元,主要供往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崔建明表示,如果产值达到预期效果,响水滩将会在项目二期、三期中逐步向周边村民推广,与村民合作种植。

路旁即为种植的砂糖橘果树

此外,作为“资中鲶鱼”品牌打造中的重要一环,响水滩也正逐步打造400亩鲶鱼养殖基地,在生态养殖基础上,实现养殖、餐饮、购买一体化服务。同时,项目三期还规划了鲶鱼深加工项目,力求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鲶鱼产业。

据悉,响水滩已与当地几十名村民签订了就业合同,并日均招募零工上百名。而当项目全面建成后,将带动2000人直接就业和10000人间接就业,仅土地流转金和劳务两项收入,就将为附近农户年人均增收1400余元。

响水滩景点之一——仙人穴居

如今,响水滩已经被资中打造成为一个以农耕文化为主题,以现代生态农业为依托,以人文景观为载体,集农业观光、农耕体验、旅游度假、农家之乐、地方美食于一体,极具鲜明的农耕文化和峡谷风光特色的生态农业休闲体验旅游区项目。

而在这其中,“产业+旅游”成为了响水滩最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在旅游发展中厚置产业根基,不仅为资中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带来新的启发,也可以有效带动周边农民的就业和增收。可谓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