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德凯

2月23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对家长特别关心的“家长检查、批改作业”等问题进行强调,明确任课教师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在该新闻跟帖后面,收获了网友的十多万点赞和上万条评论。在评论中,吐槽居多,支招的也不少。当然,也不乏疑似教师身份网友晒委屈,在我看来,一些老师的“委屈”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一点也不比“家长作业”反映出来的问题小。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小手拉大手”的滥用,导致老师多了社会事务性工作任务,而家长则可能反复做“家长作业”。

比如,政府要推广某个政务APP应用或者政务小程序,除了系统内正常推广程序外,还会要求学校要“小手拉大手”,推动家长完成相当的下载注册量,并且进行实名上报。学校自然就将任务交到各班级,老师就成了业务推广员,半夜三更还在家长群里提醒家长及时下载并上报。结果却是家长重复从单位和学校报相关数据,有多个孩子的家长甚至要向多个学校或班级重复报送,最终成为无效数据。

再如:开展人口普查,有的地方老师就成了普查员,各种表格数据逼死文科老师;进行普法宣传,老师就是普法宣传员,设计家庭会议、下放收集报表;进行防火宣传,老师的课堂也要延伸到家长;更别提各种各样变着花式的检查……

许多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忙于各级安排的社会事务性工作,而且安排每一个社会事务性工作任务都还要多次召开会议,占据更多的时间。

以前有一首歌唱道:“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那时的老师,是在彻夜备课改学生作业。而在现在,老师的房间依然彻夜明亮,但他们是在当宣传员、业务员、文秘……

大量时间精力耗费在教书育人的本质工作之外,而且这些任务比教学任务还紧急还重要,老师们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一心扑在教书育人上面?“小手拉大手”原本是家校互动的有效载体,但被滥用之后,却成了一个“万能筐”,什么社会事务都可以搭载,让学校、老师和家长都不堪其扰。

产生这样的问题,在于部分地方政府部门没有尊重学校的根本职能是教育功能,没有意识到学校抓好教育就是对社会的最大贡献,总想在社会公共事务中,通过“小手”来“绑架大手”,达到短期内实现某种政务目标的目的。表面上是灵活利用各种方式实现目标,其实也是一种懒政表现,根子上是政绩观、政务观的扭曲。

教育部要求教师专于本职,不得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其实是对教师回归教学本位的提醒。要真正落实教育部所提出的要求,绝不仅仅是教师的事,甚至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更需要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甚至各级政府,真正让学校回归教育本职,着力教育功能,不要让校外的事务飞到校内,还学校一个清净的教育环境,还老师一个纯粹的教育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