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张红霞

“好年轻,好些都只有20多岁……”2月19日中午,太阳和煦,80岁的周仕文站在成都十二桥烈士墓的烈士事迹栏前,边细细看他们的介绍,边喃喃自语。

她是自贡的退休教师,一年前来到成都定居,这天来到文化公园转,转进了公园内的十二桥烈士墓。

虽是正午,烈士墓里访客不少。解说员何蒙蒙正在为天津市某大型国企的党员们作解说。71年前那个冬夜中殉难的30余位烈士的英灵,在人来人往、春花繁盛的公园里,与今天的和平、繁华相伴,“假如英烈们地下有知,看到今天人们的幸福生活,应该会很欣慰吧!”周仕文跟听一路,解开了心中疑问,也感慨万分。

在黎明前夜,他们牺牲在枪口下

周仕文眼前的事迹栏,一共有5块,共记录了20位烈士的事迹,其中有13位年龄在35岁以下,最小的龙世正只有19岁,最年长的周从化也只53岁。

根据事迹栏的记录:周从化是在重庆解放前三天的1949年11月27日夜里,被特务枪杀于重庆白公馆松林坡上,后遗体被转运回成都十二桥。彭代悌、云龙是被杀害于成都王建墓墓道,于1950年1月遗体被送往十二桥烈士墓安葬。其他17位烈士则都是牺牲于1949年12月7日夜的十二桥防空隧道内,距离成都和平解放还有20天的黎明前夜。

何蒙蒙解说道,长眠于十二桥烈士墓的烈士,一共有36位,事迹栏呈现的是20位。在红色花岗岩塑成的十二桥烈士大型浮雕前,何蒙蒙用低沉的语调介绍了那段沉重的历史。

1949年冬,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崩溃,秉承其最高当局的密令,国民党政府保密局局长毛人凤亲自下令,将其在西南各地逮捕囚禁的共产党员、民主党派成员、革命青年和其他爱国志士全部秘密处死。当年11月27日国民党在重庆渣滓洞、白公馆疯狂进行了大屠杀,10天后又在成都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十二桥大惨案”。

当夜,国民党保密局稽查处中队长唐体尧率武装特务16名来到将军衙门看守所,将32名政治犯押上刑车驶达外西十二桥。当时,十二桥西南200多米的乱坟坝内留有抗日战争时期修筑的防空壕,屠杀便在防空壕内进行,32名政治犯被特务用刺刀和手枪杀害,并被就地仓促掩埋。

1949年12月27日,成都和平解放。成都市军管会立即组织力量,于1950年1月3日至7日分别在十二桥和王建墓发掘出35位烈士的遗骸。

他们之中,有杨伯恺烈士,他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初留法勤工俭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任重庆地委委员并长期从事党的文化工作和上层统战工作;有于渊烈士,他在1926年英军炮轰万县中英勇抗英闻名中外,后来又长期从事党的秘密活动;有王干清烈士,他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打响川西工农第一枪,领导了绵竹暴动;有许寿贞烈士,他以世界语为武器,向国内外揭露国民党反动派黑幕,宣传党和人民解放军伟大胜利……

每一位烈士的事迹都可歌可泣,每一位烈士的革命情怀都感人至深。周仕文几次以手拭泪,这些年轻的生命在生死关头的大义凛然,让她深感震撼,也同样震撼了天津来的客人。

70年传播爱国主义教育

天津来的访客,正在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党课活动。“今年是建党一百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特别党课,能更好地唤起大家的使命和担当意识。”领队、负责人如是说。

呈现于他们眼前的烈士墓,墓前正中竖立一座纪念石碑,上面镌刻着“十二桥死难烈士墓”8个醒目的红色字体。浮雕广场上,前面是4排烈士纪念碑,36位烈士的名字和简要事迹刻在红色花岗石碑上。

“电视剧《西游记》的导演杨洁的父亲,就是十二桥烈士中的杨伯恺先生,她曾经来过这里吊唁父亲。”何蒙蒙指着杨伯恺烈士纪念碑介绍道。

在墓碑之后,是一组大型浮雕。雕塑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分为晨曦、缅怀两组塑像。晨曦取材红色花岗石,根据36位革命烈士形象特点及英勇事迹组合成20米的长卷浮雕。缅怀肖像用汉白玉雕琢,母子手捧鲜花站在英烈墓前,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烈士的怀念和敬仰。

在墓园的左侧,耸立着一尊从十二桥烈士牺牲处迁移过来的大型雕塑,是一只用岩石堆砌、雕塑而成的手,戴着镣铐,五指伸向天空,犹如一只呼唤自由的大手,承载着烈士们对生命的渴望,对生活的向往。

70余年里,成都市政府先后几次出资修复、改扩建十二桥烈士墓,是市区唯一一处大型烈士墓陵园,是成都市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基地”。今年正逢建党100周年,成都市青羊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推出包括十二桥烈士墓在内的三条红色教育旅游线路。

“每年清明节前后,约有2万至5万名学生专程前来凭吊烈士,各学校、机关、团体组织扫墓活动,这里已成为青少年祭扫革命先烈,学习革命烈士英勇精神,继承革命遗志,努力学习、工作的教育课堂。”成都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