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高云君

日前,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由贵州省科协推荐入围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连日来,此消息引发的热议一直在网上发酵,院士评选再成舆情焦点。

联想到2011年的“烟草院士”,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副院长谢剑平(他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网友戏称,看来,我们光有“烟草院士”还不够,还得有“白酒院士”,而且是“酱香型院士”,都能闻到味了,这下好,烟酒院士都全了。

面对网友质疑,今(18)日,贵州科协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王莉是由贵州轻工业协会推荐,根据她的获奖的情况、论文著作、发明专利、科技奖项等方面,作为她的评审资格条件,由贵州科协组织的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后同意推荐,“她完全有这个条件,主要是因为‘茅台’是热点,使该事件成为热点。”

笔者觉得,这个回应值得商榷。王总的学术能力及学术成果,我没能力判断。但说,主要是因为“茅台”是热点,才使该事件成为热点,我觉得只说对了一半。有“中国第一股”之称的茅台当然是热点,但“院士评选”从来争议不断,也一直都是公众关心的焦点。

颜宁这样出色的科学家都选不上院士(后入选美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女士也评不上院士……,公众心中最优秀的科学家评不上院士,而前有“烟草院士”的争议尚未平息,眼下又来个“酱香型院士”入围,这恐怕才是此事引发舆情的社会土壤。

公众也并非一味反对企业家候选院士,关键是本人是否真有过硬的学术成果,所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得如何,公众印象如何。比如,作为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王总在工程技术领域有什么样的突破性创新和创造,其成果是如何造福社会、惠及公众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是终身荣誉。作为国内顶级的学术荣誉,社会公众对院士评选十分敏感,十分在意,这既是对院士影响力、公信力的维护,也是一种社会监督。尽管院士评选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公众层面的反馈也应当重视。

期待相关方面能拿出更有说服力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