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薛维睿 吴晓铃

大年初一起,川观新闻推出“‘牛’在四川过新年·博物馆馆长陪你过年”系列报道。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志成、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王方、成都博物馆总策展人黄晓枫、绵阳市博物馆副馆长都云昆为观众送上新年祝福,推荐馆内“镇馆之宝”,介绍春节期间的重磅大展,让观众在假日能够“云”游博物馆,走进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故事。

两千多年前李冰修筑都江堰之后,终于令水患频发的成都平原“水旱从人”,渐渐发展成为“不知饥谨”的天府之国。这究竟是一幅怎样的富足情形?成都博物馆总策展人黄晓枫表示,陈列于成都博物馆的两幅曾家包汉墓画像石,对此进行了鲜活的刻画。

种植水稻、搞蚕桑副业、酿酒、织布……两幅画像石的内容,不仅全面反映了成都平原精耕细作的生产状态以及手工业生产,更为珍贵的是,它还刻画了一幅汉代养老图,为今人了解汉代养老制度提供了实物证据。这些刻在石头上的生动史料,令著名学者俞伟超等人称为四川画像石的杰出代表。

这是浓缩的天府之国盛景

曾家包汉墓1975年出土于成都金牛区土桥街道西侧。当时,这是一处高8米、直径约50米的大土包。经过发掘,考古人员才发现这是建在一起的两座东汉墓葬。墓葬早年被盗,随葬品被洗劫一空,但墓室里的画像石却保留了下来,尤其是两座墓室后壁作为装饰的画像石,堪称艺术精品。黄晓枫感叹,“这些刻在石头上的内容是如此丰富鲜活,非常全面地反映了成都沃野千里的景象以及汉代成都的社会风情。”

两幅画像石的内容,大致可分为生产和生活两部分。

生产画像砖自上而下分为三组图案,工艺十分精美。

最上面的一组俨然成都平原的风光:远山连绵,狩猎者正在追逐野鹿,张开的弓箭犹如满月,野鹿飞奔的姿态十分灵敏轻捷。山下水流潺潺,鱼戏水中,天空掠过飞鸟。

第二组画像为武器架和织布机。只见器架上摆满了叉、戟、矛等各种兵器,旁边高耸的桅杆上爬着一只猴子,下面立有骏马和车,武器架两侧各有一台织布机,直观地可以看出一台结构简单,一台则稍为复杂。

接下来就是酿酒的“大场面”:只见排列整齐的酒缸就有5个之多,缸边有人赶着牛车正运粮而来,有女子从井中提水,然后是一组酿酒流程图,包括了炊煮、酿造、发酵,最后香甜的酒液被倒进陶缸之中。在酿酒图的四周,还刻画了许多鸡鸭鹅以及猫狗一样的动物,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生活画像砖的内容同样也分为三组。第一组是两只站立的羊,第二组有两栋房屋,以及坐在树下的老人、捧着食盒的青年,第三组则是田里种着作物,有农人正在劳作;一旁的水塘中有鱼和莲花;田边还有两株弯弯的桑树,一旁还有一栋看上去像粮仓的房子。

黄晓枫说,这两幅画像石的内容,非常形象地展现出成都平原精耕细作的生产状态和人们富足的生活。当年,成都平原正是因为都江堰的修建、水渠的整治、灌溉系统的发达,才成为了天府之国。“画像石上的桑树,可以理解为沃野千里兴农桑;粮仓可以说明成都平原农业生产和粮食产量的状态;两只羊的出现,同样是人们生活富贵的象征。尤其是酿酒图的刻画,不仅说明蜀人当时就有饮酒之风,也说明当时的粮食生产有一定富余。当时成都平原自给自足的庄园式经济状态,在两幅画像石上被表现得完整而栩栩如生。”

它还是古代尊老传统的实证

这两幅画像石的内容,不光是“成都平原风光图”,还蕴含了诸多珍贵而有趣的历史信息。

生活画像石上的老者和青年,逛博物馆的观众往往会匆匆略过,但它却是考古学者心中非常珍贵的考古材料,因为这幅图折射的正是汉代的“养老”制度。黄晓枫说,在画像石刚出土时,有学者认为老者和青年构成的图案是行乞图,但是经过仔细辨认,老者手中的鸠杖,改变了学者们的看法。因为鸠杖,就相当于当时老人的“养老证”。持有鸠杖的老人相当于有了国家的养老金,不可能沦落到行乞的地步。

原来,“高年受王杖”的制度,早在西汉就已经开始。刘邦在当皇帝之后,开始制作鸠杖赐予老人,汉宣帝时形成制度,规定80岁以上老人由朝廷授以鸠杖,东汉则继承了这一做法。在《后汉书·仪礼志》中曾这样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餔之以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意思是说,秋天的第二个月,朝廷要派人入户调查,对古稀老人授予玉杖,并给老人送饭。对耄耋之年的老人,朝廷还要赠送礼物,在九尺玉杖的顶端加一个鸠鸟的装饰。在以孝治天下的汉代,还有“老年人保护法”,规定不赡养老人者,要被处以弃市之刑,即在闹市执行死刑并暴尸街头。所以,这幅画像石上的青年和老者,描绘的正是“行糜粥饮食”的养老场景。老人虽然坐于树下,却是仪容整肃,绝无凄惨落迫之相。

黄晓枫说,在这幅古代养老图之外,画像石上的马和猴同框,也有“马上封侯”的吉祥寓意。此外,两台织布机在成都老官山汉墓的织机模型出土以产,也是成都平原汉代纺织业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