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2021年2月4日 07版

原文如下↓



人勤春来早。2月3日,正值“立春”节气,位于攀枝花市东区阿署达村的攀西阳光欢乐谷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现场一片繁忙景象。作为东区加快建设的重大项目之一,该度假区实践“康养+N”产业深度融合,目标直指国家5A级旅游度假区,从一个侧面印证东区“十四五”接续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回望“十三五”,东区跨越极不平凡的五年。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东区披荆斩棘,攻坚克难,书写非常答卷。2020年,东区地区生产总值较2015年净增145亿元,增幅达48.3%,年均增长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突破4.8万元,较2015年增加15314元,增幅达46%,位居全省前列……一张张数据飘红的“成绩单”,是东区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的底气。

奋进“十四五”,东区整装待发:推动“江北片区打造钒钛战略资源创新开发主战场、江南片区打造阳光康养产业发展核心区”两翼协同发展,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园区提质”三大关键,加快建设“现代工业集聚地、科技创新新高地、时尚消费目的地、生态宜居公园城、社会治理示范区”,阔步奋进美丽时尚幸福现代化东区。

攀枝花市东区城区鸟瞰。

01


跳起摸高,综合实力实现新飞跃

1月31日,走进东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驰辉钛锆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去年投产的年产800吨钛锆铪丝材生产线项目正在加紧生产。随着“攀西第一丝”登陆全国钛丝市场,“攀枝花造”钛材产品向钛丝“空白区”迈出关键一步。

这是东区汇聚发展磅礴动能,牢牢稳住经济基本盘的一个缩影。触摸经济快速发展的脉搏,过去五年,东区直面各类风险挑战,调结构、促转型,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为构筑发展新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撑。

放大工业集群优势,东区积极培育壮大新型工业,延伸产业链条,石墨新材料深加工等一大批高新技术项目落地投产,攀宝钛金属深加工产业园蓬勃发展,“熔炼—锻造—轧制—机加”系列钛产业链初步形成,工业经济向中高端稳步迈进。

拿下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荣誉;“攀钢航母舰队”整装起航;规上工业总产值累计突破36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以上,获评“全省工业强县示范县”……做精工业,东区交出亮眼“成绩单”。

从0.4:66.8:32.8到0.5:53.3:46.2,这组数据反映了过去五年东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变化的情况,其中,服务业占比大幅增加。变化的背后,是东区聚焦钒钛、阳光“两篇文章”,把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雄心与魄力。

为做强服务业,东区加快服务业提档升级步伐,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双创中心加速崛起,炳草岗省级商贸流通集聚区建设成绩斐然,现代物流、金融外贸、高端商住等现代服务业形态呈现集群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态势,“省级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示范区”“服务业强县”成为闪亮名片。

捷报频传。2020年,东区农业持续高质量发展,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亿元,较2019年增长5.9%。喜人的数据,与东区坚定“小农业、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和“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定位密不可分。

推动“农业多贡献”,做活农业是关键。为此,东区稳步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动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文旅融合蹚出新路子,创建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3个,培育国家级、省级示范合作社和家庭农场9家。

跳起摸高,《“工业强区”实施方案》《“服务靓区”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措施相继出台,东区以项目落地推动经济发展,逐步形成工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传统经济与新兴经济联动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局面。

攀钢钢轨生产车间。

02


亮点纷呈,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2020年12月26日,2020“钛时代·创未来”全国钛工业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攀枝花举行,这是一场全国性钛产业领域的智慧碰撞,覆盖了国内涉钛地区的137家企业、团队报名参赛。大赛落地攀枝花,既与资源相关,也是产业创新科技发展的需要。

打开“十三五”答卷,东区改革创新亮点纷呈。抓改革、重创新,资源要素持续集聚,为推进东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东区多措并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教育管理体制、“三医联动”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综合改革稳步实施。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成为常态,不断精简审批环节、提升行政效能,累计减税降费22.1亿元,新增市场主体1.6万户。

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东区蹄疾步稳。一组组数据振奋人心,“十三五”时期,东区工业技改投资超290亿元,累计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51.2亿元,33个研发机构、1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引擎强劲,近3年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10亿元。以奥林匹克双创中心为代表的创新孵化载体平台,已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化”的阶梯型产业孵化链条。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东区对外开放可圈可点。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东区累计引进千万级项目453个,招商引资总到位资金726亿元,年均增长12.2%,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东区以实际行动交出一份合格的收官答卷。“稳增长、强进位,发展质效显著提升,为东区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奠定了坚实基础。”东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攀西阳光欢乐谷国际旅游度假区。

03


解民所盼,温暖力量直抵人心

累计投入4.5亿元,实施民生项目222个,新增就业2.6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这是东区“十三五”交出的一份民生答卷。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答卷背后,流淌着一股股温暖力量,直抵人心。

如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东区补短板、增福祉,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筑牢民生底线,率先全面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的东区自加压力,创新出台《“精准扶低”19条帮扶措施》,切实解决低收入群体在就业、教育、医疗、低保、养老等方面的困难。2017年,3000余名东区建档立卡低收入群体全部“脱低”,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这股温暖力量,也在青山绿水间激荡。

春日,碧波荡漾的金沙江绕城而过,令人心旷神怡。2020年,东区两个国控监测断面水质均保持Ⅱ类,优良水体比例100%;两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优良率100%。成效背后,书写着东区持续打好污染防治“三大战役”的决心,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东区提前1年8个月完成省挂牌督办13户沿江水选企业取缔拆除,关停小散乱选矿、晒矿企业130余家,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3年保持在95%以上。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也取得实效,森林覆盖率从39.9%提高到42.8%。

回顾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征程,东区奋楫扬帆。推进社区养老和基层医疗深度融合,利用独特阳光资源,突出冬季特色医养融合品牌培育,“康养+”产业蓬勃发展,全域全龄全时智慧康养城区逐渐成型。值得一提的是,东区平均每千人占有病床约13张,人均医疗卫生资源水平位居全省前列,医疗服务覆盖辖区及川滇周边10余县(区)。

美好未来催人奋进。2035年远景目标已经锁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初步建成美丽时尚幸福现代化东区。

(图片/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