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晓沛 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一纸家书百镒轻。连日来,四川日报全媒体举办的“一封家书陪你过年”征集活动激荡起不少游子浸入骨髓的思乡之情。在通讯不发达的年代,家书是亲人间沟通的桥梁,5G“出圈”的年代,家书的温暖仍在。从一方白纸到社交软件,虽然当下承载家书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但不变的依旧是是充溢于字里行间的亲情。那一封封信札,字字饱含着大写的爱,将每个人的情感世界清晰酣畅地呈现出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著名文艺评论家、辞赋家何开四看来,“家”字,由“宝盖”和“豕”两部分构成,这表明在古时“家”与农耕文明的密切关联。而“书”的繁体字“書”,代表了“笔谈”的意思。家书文化,绵延数千年,有国就有家,有家必然就有家书。家是社会构成的最基本的单元和细胞,家庭的安定,也关系着社会和国家的安定。“家书的首要作用就是沟通信息,每封家书都是有情感的,有温度的,家书能够使得亲人间的感情得到充分的释放。”此外,家书还有教化的作用,古代农耕社会,一年四季,春种秋收,这种传统的劳作方式依赖于和睦的家庭关系,家书中的所蕴含的家训、家风和家教等精神内涵代代传承,成为流淌着血液中的情感基因。

自四川日报全媒体上线“一封家书陪你过年”征集活动至今,何开四也一直都在关注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网友投稿的家书。这其中,不少家书的内容也勾起了何开四的回忆。“太遥远的回忆了,太遥远的回忆了!”今年已76岁的何开四第一次提笔写家书是在18岁读大学之时,彼时的他远离四川老家,来到北京大学学习图书馆学专业。“我写给我在泸州师范教书的父亲,除了写些我有什么事儿,家里是否安好之外,还会在书信中和父亲探讨图书馆、目录学这些专业知识,读研究生的时候,因为我英文基础稍显薄弱,所以还委托了父亲帮我翻译钱钟书的著作。”

何开四回忆说,从1980年开始,当年已70岁高龄的父亲何白李开始每月一次,给远在异地的4个孩子用毛笔手书家信。累计30余万字的家书,凝于笔端的道德修养与人格风范,更深深地影响着何氏后代的人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彼时何开四已经从北京大学毕业回泸州当了老师,父亲何白李在家书中反复叮嘱他不能中断学习,建议他趁此时间读《史记》《汉书》以史为镜。“他嘱咐我们一定做好知识储备,甚至让我从头学习英语。”何开四说,恢复高考以后,他考上了厦门大学的研究生,而这段时间看文言文的功夫,为他研究钱钟书的《管锥编》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我至今记得父亲给我们立的8字家训:和睦、勤俭、奋发、追求。而且我的父亲不只在家书里言传,他这一辈子就是这样身教的。”

在何开四的印象中,家书的历史十分悠久,从文字产生以后,简牍家书、绢帛家书、布质家书、纸质家书等各种载体的文字书信展现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近代的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都体现了作家对社会,对人生,对教育的感悟,直至今日,翻看这些名人家书,仍能穿越时间的维度感知到字里行间流淌的情感。一封看似简单的信札,其实是书写者内心丰富情感的流露。虽然当下所处的互联网时代,诸如视频、语音等科技充盈了我们的通讯手段,但家书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是我们表露心绪时不可缺少的表达方式。家书的“书”过去是“笔谈”,现在是“网谈”,“家书应该有它更现代的形式,现在很多家庭都有微信群,但这种交流是即时的,碎片化的,有深度的,有温度的内容反而淡化了,应该利用现代化的通讯方式,只要把情感和思想加以深入,家书新的形式一定会获得新的生机。”何开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