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江芸涵

记者从西南科技大学获悉,2月26日,科学技术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会商,确定省部共建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力争把实验室建成立足四川、辐射全国的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基地。

据了解,省部共建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设在西南科技大学,将围绕国家能源材料发展战略和安全核能产业基地建设重大战略布局,聚焦以材料促进能源与环境协同发展及以能源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促进能源资源安全、高效利用,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同时,通过军民融合的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加强材料、环境和核科学与技术等学科交叉与集成,形成高水平环境友好能源材料研发平台,力争把实验室建成立足四川、辐射全国的国际一流科技创新基地。

按照“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建设和管理原则,四川省政府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责任主体,每年为实验室提供1000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实验室日常运行、开放课题设立、人才引进培养、科研人员的绩效奖励等。

科技部指导实验室建设工作,统筹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和基地人才专项等国家科技计划支持实验室科研能力和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帮助实验室建立与业务对口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国家科研基地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提升实验室研究能力和水平。

四川省科技厅作为实验室建设的主管部门,在实验室建设运行期内,每年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给予优先立项支持,在实验室团队建设、高端人才引进、领军人才培养和科研条件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

实验室依托单位西南科技大学为实验室建设提供实验用房、科研仪器设施、科研经费等必要的基础条件,每年为实验室提供2000万元经费支持,主要用于实验室基础设施的改善和仪器设备的维修和购置,并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西南科技大学支持实验室探索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管理模式和制度,给予相对独立的人事处置权。

根据安排,接下来,省科技厅将组织依托单位编制实验室的建设运行实施方案,并会同科技部基础研究司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实验室的常冠军副研究员(中)在和同事们一起工作

【相关背景】

这个实验室有多牛?

材料学科是西南科技大学的优势学科,2015年学校开始筹建 “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布局,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围绕“聚变裂变能利用的关键材料、核废物处理处置与辐射安全材料、能量的存储和转换机制、高效节能材料”等四个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培养高水平研究队伍和创新型基础研究人才提供重要平台。

目前,实验室有固定研究人员42名,兼职人员30人,其中特聘能源材料领域院士4人(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获得者、“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等各类专家称号获得者15人,有“四川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等3个。

据介绍,实验室研发了国内首台“超高温超高频电磁感应单晶制备平台”(国际上仅美国、俄罗斯掌握这一技术),利用此设备等条件,针对核工业发展对提高核电安全性所涉及的关键材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大量重要成果。

日前,实验室常冠军副研究员在《Advanced Materials》(《先进材料》)上发表题为“High-Performance PH-switchable Supramolecular Thermosets via Cation–π Interactions” (“pH调控下高性能热固性树脂分子间阳离子–π 相互作用的构建与解除”)的论文。《Advanced Materials》是材料与化学大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在国际材料领域享誉盛名,截至发稿时间即时影响因子为21.106。这是西南科技大学首次在该期刊上以第一通讯单位发表高水平科研成果,标志着该校的环境和能源材料研究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