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办好民生实事,提升民生温度。2020年5月,我省出台了全省30件民生实事实施方案,对全年实施的民生实事进行了具体安排。截至去年底,2020年下达的30件民生实事目标任务均完成或超额完成。


这些民生实事有什么特色?如何推进?老百姓又有怎样的获得感?四川日报全媒体推出“感知民生温度”系列报道,通过文图、海报、音频等多种方式,讲述一个个平凡的故事,从中感知民生实事带给普通百姓不平凡的变化。

安曲镇幼儿园

川观新闻记者 江芸涵

目标

2020年支持民族地区实施“一村一幼”学普行动。

成果

已在民族自治地区8381个村实施学普行动,完成目标任务。

【故事】

“老师,我是仁青卓玛,我想你了。”1月20日晚上8点左右,阿坝州红原县安曲镇中心幼儿园教师萍斯基收到了一条微信语音信息,是班上的小女孩仁青卓玛用妈妈的手机发来的。仁青卓玛用普通话向萍斯基问好,还朗诵起新学的古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萍斯基表扬仁青卓玛的声音洪亮、发音标准,答应她开学返园要奖励她一朵大红花。

孩子们在毕业典礼上表演朗诵节目。

2020年12月5日,地处高原的安曲镇中心幼儿园就放寒假了,直到今年3月5日才开学。放假前,萍斯基整理了一些适宜幼儿朗诵的儿歌、古诗词资料发到家长群里面,让孩子假期也能够多练习普通话,很多家长经常会在微信群里反馈孩子的练习情况。

“比起我刚来幼儿园工作的时候,现在的家长们多是90后,对孩子学习普通话的意识增强了很多。”萍斯基2014年下半年来幼儿园任教,她记得当时送孩子来的藏族同胞基本不会说普通话,更别说小朋友了。

萍斯基在教孩子们普通话。

萍斯基这学期教的是小班,平均年龄4岁左右,班上42个孩子全是藏族。刚进幼儿园的时候,只有极个别孩子能说几句“老师好”这类的普通话。短短几个月下来,孩子们基本能够用普通话说文明礼貌用语,清楚地表达意愿,还可以朗诵几首儿歌、古诗。

由于小班的孩子年龄小,没有任何普通话基础,萍斯基教普通话会手舞足蹈,“别人看我上课就像疯子在跳舞,但是孩子们容易接受。”有堂课要教孩子们认识兔子,萍斯基一边大声用普通话说着跟兔子有关的语句,一边学兔子在地上趴着、打滚,还带着孩子们一起学兔子跳。

快乐的游戏。

安曲镇中心幼儿园是红原县在2013年新建的第一所乡镇幼儿园,目前幼儿园有5名在编教师,5名“一村一幼”辅导员,4个教学班,140名幼儿。园长伊搓是我省“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从大竹县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后,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到红原,回到那些跟当年跟她一样渴望学习的牧区孩子身边。

孩子们在阅读绘本。

这些年,伊搓和同事悉心研究藏族孩子的个性特征,挖掘草原文化的教育价值,将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事物融入课堂,开设了《藏族传统节日》等特色课程,创造出了一套适合牧区实际和藏族孩子的办园经验,推广辐射到更多的乡镇和村级幼儿园。

伊搓的手机里保存一张图片:上学期,2018年毕业的桑瓦康珠幼儿家长、2020年毕业的泽里初的幼儿家长,他们来到幼儿园给老师们送上锦旗和哈达,和老师们一起合影。家长们说,“孩子上完幼儿园,行为习惯上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太感谢了!”

伊搓和孩子们在一起。

近年来,阿坝州深入推进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达标校建设,全面推进国有通用语言文字学前教育教学,构建良好的语言发展软硬环境,不断提升学前幼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截止目前,全州幼儿专任教师(含一村一幼教师)普通话基本达标,80%的大班幼儿、60%的中班幼儿和50%的小班幼儿能顺畅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点评】

民生观察员、凉山日报社汉文版专刊部副主任石进:

扶贫先扶智,扶智先通语。我省在民族地区实施“一村一幼”学普行动,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有效助力乡村振兴。为继续实施好“一村一幼”学普行动,建议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分阶段逐步解决学前儿童入园(点)接受学会普通话教育及幼教点幼儿热餐、午睡、高寒地区取暖等问题。加强省州县市及成员单位部门协调,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工作职责;加强幼儿园(幼教点)和教育教学的规范管理,优化学前儿童普通话测评体系,强化学前学后对比研究和跟踪测评。同时,持续采取集中与分散、远程在线指导与实地示范指导结合等多元化形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普行动提供可持续的人才保障。

制图 沈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