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张舟

1月21日,科学技术部发表《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一文,对此前网传中科院裴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饶毅教授、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等相关论文涉嫌造假问题作出处理通报。

通报指出,经过单位调查、部门审核、赴实地检查、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集体讨论等步骤,认定曹雪涛院士、李红良教授的论文虽无造假、剽窃和抄袭,但发现较多论文存在图片误用,反映实验室管理不严谨,因此对二人做出取消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申报资格,取消招收研究生资格,责成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深刻检查等处理意见。

长期以来,学术不端行为被教育界和学术界深恶痛绝。此番通报,虽然澄清了几位教授的论文并不存在不端行为,但是,相关论文中的错误和实验室管理的疏漏,仍然值得我们关注和警醒。笔者以为,真正的科研之路,是漫长、艰苦和枯燥的,是需要静下心来守住冷板凳,精益求精的一项工作。然而,如果一个科学家用一种大而化之,甚至是急功近利的态度对待研究中的错误,听之任之,不仅失去了对科学的基本敬畏,更可能由此走上学术不端的道路。

从这个角度来说,打击学术造假不仅仅是一场对知识尊严的捍卫,更是一次全民参与的对正义的呼吁。学术界和全社会,都应当用“显微镜”式的态度,关注每一个可能存在问题的瑕疵。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断绝人们在科学研究中“走捷径”的心理,重建科学在人们心目的权威、专业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