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评论员 周明华

近日,一封实名举报河南济源市委书记张战伟“掌掴”市政府秘书长的举报信引发关注。据济源日报最新消息, 21日,河南济源召开领导干部会议,宣布省委决定:史秉锐同志任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党工委委员、书记,中共济源市委委员、常委、书记;免去张战伟同志的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委员,中共济源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这一巴掌扇的代价的确很大,既打丢了官帽,又打碎了官德。其实,无论“扇因”是什么,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在公共场所如此失去理性、大打出手,一把手俨然成为了“一霸手”,影响极其恶劣。连日来,舆论对此的关注一直高温不降,有关部门快速回应公众关切,对张战伟予以免职,这警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有权切不可妄为,莫把“官威”当威信。

为官之政,首在为民;为官之道,德居其首。官德修养,是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使命与责任。对于一个共产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德之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犹如血液、水源之于生命。“官”自古以来就是高尚的代名词,当官就是认认真真做人民群众的“服务员”。但总有极个别的官员却以百姓的“父母官”自居,爬上“官老爷轿”。近年来,类似张战伟这样耍官威、掴下属耳光的镜头时有曝光,这刺痛着群众的眼球,被老百姓戳脊梁骨,大家对这种摆架子、讲特权、耍威风的更是深恶痛绝。从这次掴耳光事件引来的“网砖纷飞”便可窥一斑。这种“耍官威”的反面教材时刻警醒广大党员干部,官德尽失必然被群众所唾弃,注重品行修养,才能赢得民心。

“耍官威”,表面上看是个性张扬,任性无忌,实则是个人法治意识淡薄。“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从党内条例到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对公职人员行为规范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年初颁布实施的民法典对人格尊严提供了“全时保护”。另外在治安处罚法中,对侵犯他人身权利也作了明确的规制。作为领导干部,更应率先垂范,带头作维护法治的表率。但总有少数干部法治意识缺失,遇到问题习惯意气用事,以为凭“威望”可能搞定一切,而不依法依规纾解矛盾,最终用拳头来说话,无疑这损害了党员干部的公众形象。诚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领导干部也难免会犯错,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应在心中铸就一道“法治思维”的防线。

铲除“耍官威”这一时有发作的恶疾,需要既治表又治里。一方面,要想正本清源遏制“官威”发作,党员干部要拧紧思想政治的“总开关”,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敬畏权力、敬畏人民、敬畏法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强化制度,监督与约束公权力。让权力公开运行,让监督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对每一个耍官威者实行“零容忍”,这样才能铲除“官威”发作的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