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6日,德阳市首批社区规划师聘任仪式暨旌东街道项目发布会举行(德阳市委组织部 供图)

川观新闻记者 余如波

“在小区带孙子,有没有觉得哪里不方便?”“希望小区增加什么设施?”1月19日上午,在德阳经开区旌东街道乐安社区东汽馨苑小区,业委会成员正搜集居民意见,向负责“东汽馨苑小区美化提质”项目的社区规划师反馈。

去年6月,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下发通知,确定自贡市、德阳市、遂宁市为推行社区规划师制度试点地区。随后几个月,德阳依托德阳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设立了由市委组织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七个市级相关部门及试点区、街道组成的专项小组,并初步构建起“跨专业、多层次、团队式”的社区规划师队伍。

经过近半年筹备,“东汽馨苑小区美化提质”率先启动,3名社区规划师正式“上岗”。

为何从东汽馨苑“试水”?社区规划师如何应对小区难题?

社区规划师在东汽馨苑实地考察(余如波 摄)

“环境乱、人员杂、管理难” 万人小区亟待完善配套

去年12月16日,德阳市首批社区规划师聘任仪式暨旌东街道项目发布会在旌东街道办举行,12名专业人士受聘为德阳市首批社区规划师。

作为试点街道,旌东街道同时发布了38个社区阵地升级、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德阳市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王晋和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段晓鹃、昝佳利,作为社区规划师率先推进“东汽馨苑小区美化提质”项目。

为何选择东汽馨苑?旌东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曾立道出缘由。

社区规划师、旌东街道和乐安社区相关负责人、东汽馨苑业主代表等参观东汽厂史展览馆(余如波 摄)

原来,东汽馨苑居民主要为东方汽轮机职工和家属,是目前德阳最大的居民小区,常住人口4000多户、近1.4万人,流动人口保持在两三千人。

由于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安置项目,东汽馨苑仅用时1年便建成投用,时至今日,其设计配套上的不完善日益显现。“小区50%以上是老年人和儿童,休闲娱乐场地、设施不足,用来绿化的树种也比较凌乱,杂草丛生。”曾立说。

68岁的胥怀君曾是东汽馨苑业委会成员,一直热心于小区党建、日常管理工作。据他介绍,几年前,业委会动用维修基金,搭建了3座大棚,并将原有的4条长廊加上顶,成为居民聊天、打牌、下棋的好去处,每天下午人满为患。

不过他认为,单靠业委会和居民的力量,“思路不统一,风格不统一”,小区改造缺少系统性和专业性,仍面临“环境乱、人员杂、管理难”。

此外,文化建设也缺乏亮点。“目前已有党建、法治等内容,但没有体现东汽自身的特色。”胥怀君希望社区规划师在项目推进中,突出以三线建设、抗震救灾等为代表的“东汽精神”,潜移默化增强小区精神内涵和居民凝聚力。

社区规划师、旌东街道和乐安社区相关负责人、东汽馨苑业主代表等参观东汽文化长廊(余如波 摄)

“功能性”还是“景观性”?优先满足“一老一小”需求

针对东汽馨苑小区,社区规划师如何开展工作?“一定要以共建共治为理念,深入现场踏勘,与居民深度交流,打成一片。”王晋说。

项目启动后,社区规划师数次到小区实地调研,还到东汽厂史展览馆参观。“我们准备对小区进行整体性‘微更新’,在轴线景观上融入东汽精神。”王晋希望用一种“软植入”的方式,让东汽精神和小区居民产生强烈的联系。

不过,随后在乐安社区居委会举行的讨论会上,这一方向却遭到质疑。“业主诉求涉及小区各个方面,但项目预算有限,难以覆盖所有点位,兼顾‘功能性’和‘景观性’。”段晓鹃说。几番争论后,社区规划师、业主方等终于达成共识:首先满足“一老一小”的功能需求,在此基础上如有余力,再进行艺术性改造。

1月14日下午,一行人又来到东汽馨苑考察。“根据‘功能性’定位,初步确定重点打造节点。”段晓鹃说,暂定将为大棚、长廊设计遮挡方案,让夏季、冬季使用时更加舒适;对闲置露天羽毛球场重新规划空间,添置老人、儿童活动器材。主攻园林景观的她还提出,梳理小区整体植被,改变目前凌乱的视觉感受。

“当然,具体方案还要与业主等方面进一步研究。”段晓鹃说,社区规划师将反复讨论、修改方案,敲定后出具施工图,直至最终实施完成。

“最好的结果是,通过此次样板性改造,撬动业委会、企业、政府部门持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持续改善东汽馨苑居住环境,提升居民获得感。”曾立说,希望项目形成成果、作出示范,探索可以复制推广的城市基层治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