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嘉宾:杨建国(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处处长)

2020年,四川现代农业装备驶入发展“快车道”,取得了许多亮丽成绩。然而,四川农机仍面临科技创新能力弱、农机装备制造企业规模化不够、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机农艺融合不紧密等短板,如何才能实现“弯道超车”?记者就此采访了省农业农村厅农机化处处长杨建国。

记者:四川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和短板是什么?

杨建国:四川有很好的电子、机械制造产业优势,但也存在科技创新不够,制造能力较弱,装备供给不充分等短板。由于投入较大,企业对科技创新缺乏积极性,科技成果转化不够;农机装备企业散、小、弱,缺乏龙头企业,企业规模化不够。从未来发展来看,行业将逐步复苏,市场潜力很大,将向特色专用机械、大中型复合型机械方向发展。

记者:四川农业装备推广应用,在全国处于什么水平?未来发展态势如何?

杨建国: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四川是西南地区的一面旗帜,在全国处于中上水平,但发展不平衡、供给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9个百分点。装备总量不足、结构不优与质量不高并存。“三多三少”问题突出:机具上,小马力、中低端机具较多;技术上,单项应用的农机技术较多,集成配套的农业机械化技术较少;主体上,小规模自用型农机户较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的服务型主体发展不够,组织化程度和利用率不高。

另一方面,四川农机工业基础薄弱,科技创新性不够,“三高三低”问题突出:从作物上看,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较高,达到70%以上,但特色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较低,茶叶仅22%,果菜药林等机械化水平不到10%;从产业上看,种植业机械化水平较高,而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均在40%以下;从区域上看,平原、高原地区的机械化水平较高,其中平原65%、高原60%,丘陵山区的机械化水平较低,其中丘陵39.8%、山区22.3%。

从未来发展态势看:在主体培育上,我省已经做出制度性安排;宜机化改造方面,已经启动相关项目;大中型、复合型、智能化农机装备是未来发展重点。

策划:邓嗣华 周 艺

统筹:周金泉 刘 佳

采写:刘 佳 周颖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