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韵晗 徐铭 川报观察记者 王代强

“康养产业”一词如何定义?什么是“康养全时化”、“康养全员化”?如何解释“候鸟型养老服务”?这些问题,现在已经可以在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地方标准中找到明确答案。

12月22日,攀枝花市质监局副局长池勇在当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攀枝花日前在全国率先发布了康养产业地方标准,拥有相应知识产权,并体现了地方特色,可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及康养机构自身建设等提供依据。

王代强 摄

首次定义康养、六度、康养产业、康养服务等基础术语

“别的地方可以参考但不能直接复制。”发布会通报,12月5日,经四川省质监局审定同意,攀枝花市质监局统一编号、统一发布了《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基础术语》《攀枝花市候鸟型养老服务规范》《攀枝花市运动康复行为指南》等13项区域性地方标准,并在攀枝花市质监局门户网站进行了公告,可免费查询。

池勇介绍,获准发布的13项标准,体现了“急用先立、需求导向”原则,突出了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包含基础通用1项、运动类2项、旅游类5项、养老类5项。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定义了康养、六度、康养产业、康养服务等基础术语;区分了候鸟型养老、居家养老等不同的服务规范;对康养民居旅馆服务质量进行了要求,并实施了等级划分;对环境与生态保护进行了行为规范,对养老机构、老年康养社区、运动康养特色小镇等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对运动康复行为提供了指南。

这些标准中具体有哪些内容?记者做了一些摘录:

《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基础术语》对“康养产业”作了定义:“以企业为主体,为了满足消费者维护或重新获得健康的需求,依托本地海拔高度、温度、湿度、洁净度、优产度、和谐度的资源禀赋为基础,关注全生命周期、有针对性的生产康复养生产品和提供康复养生服务的经济活动。”

该标准将“康养全时化”表述为:“一年四季365天都可以结合本地资源和不同群体顾客需求开发有针对性的服务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营销,发展壮大康养产业。”该标准将“康养全员化”表述为:“康养产业服务对象全体社会成员。”

啥叫“候鸟型养老服务”呢?《攀枝花市候鸟型养老服务规范》作出明确:“为一些身体状况较好、愿意随着季节变化而选择不同的地域环境进行旅游养老的老年人提供集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健康服务为一体的社会养老服务。”

此外,《攀枝花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规范》规定了社区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具体流程,画出了上门服务流程图;《攀枝花市康养民居旅馆服务质量等级划分基本要求》规定,康养民居旅馆客房数量应为10~50间,每间客房使用面积应不少于8㎡(不含卫生间);客房均应配有彩色电视机,收看节目频道数量不少于5个,配有无线网络。

为打造攀枝花阳光康养金字招牌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近年来,攀枝花市充分发挥“六度”禀赋,创造性地在国内率先提出康养理念,探索康养产业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到2016年,攀枝花每年接待游客总量从853多万人增加到2062多万人,年均增长24%以上。每年到攀枝花过冬的“候鸟老人”由2013年的3万人次增加到2017年的15万人次。

为进一步推动康养与农业、工业、医疗、旅游、运动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中国康养胜地”名片,攀枝花市质监局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及攀枝花市级相关部门、康养代表性企业,启动了康养产业标准化建设工作。

相关单位在梳理分析国内外康养产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的目标定位和现有基础,采用现场调研、文献研究、专家座谈等方法,对康养产业发展全链条中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标准化要素进行归纳协调,研制标准文本。

池勇说,13项标准覆盖了《攀枝花市康养产业发展规划》中的核心产业领域,涉及农业、经信、卫计、教体、旅游、民政等多个部门。相关部门可结合自身工作需要,选择具体标准进行推广、实施;相关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选择相关标准进行细化、扩展、应用。

“标准的制定、发布和实施,为打造攀枝花阳光康养金字招牌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池勇表示,今后将加强标准的宣传推广,并及时调整、更新标准内容,力争明年再制定发布一批康养标准。将根据各领域的业态发展和需求拓展,联合行业部门逐年编制增加标准,最终建立完备的康养标准体系,助推康养产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