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观察记者 敬松 曾小清 摄影 肖雨杨 视频:韦维

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领军者英特尔,现今更愿意被别人称为数据公司,因为数据是“新石油”,正带来全新机遇。

英特尔正在人工智能、5G、自动驾驶和虚拟现实等新领域布局,其成都工厂地位是否会因此发生变化?英特尔的转型,对成都IT产业会带来什么影响?近日,在位于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的英特尔成都工厂,英特尔技术与制造事业部副总裁兼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卞成刚向本报记者畅谈了这些问题。

成都工厂新角色

转型成功,成为英特尔全球唯一具有四大功能模块的“重镇”

川观君:按英特尔创始人提出的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个“定律”现在还有效吗?

卞成刚:在可预见的未来,集成电路的进步不会终结,有一天可能会达到物理极限。但凡半导体技术发展遇到瓶颈,英特尔都能在关键制程、工艺技术和新材料研发上实现重大突破,延续摩尔定律,并被整个产业广泛采用。

川观君:智能互联时代,成都工厂将在英特尔全球产业链中扮演什么角色?

卞成刚:两年前,我们预判到行业技术和公司整体战略的变迁,成都团队努力拿下了“骏马”项目——它代表英特尔最高端的测试技术。我们派了近100名员工,用了6-9个月到美国总部学习新技术,以这些新技术为指引,推动成都工厂全面升级。

如今,转型的成果显现,成都工厂不仅保留着封装、测试两大传统业务,还加入了晶圆预处理、高端测试两大新模块,成为英特尔在全球唯一具有四大功能模块的战略“重镇”,能测试任何为数据解决方案而量身定做的芯片。可以说,成都工厂已率先全面转型,将在英特尔的全球战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川观君:英特尔入川13年,4次增资。“骏马”项目去年11月量产,英特尔在川发展势头更猛了。

卞成刚:的确,在“骏马”拉动下,今年前三季度出口同比增长了几倍,支撑了四川外贸快速增长。因为项目效益良好,英特尔总部决定继续加大对成都工厂的投入,未来产能还将提升。

本土化“造血”功能

总部来的工艺要经本地工程师再研发;重金奖励本地员工创新

川观君:英特尔在四川如何实现本地化?

卞成刚:有些外资企业跟着总部思路走,缺乏自己的“造血”功能。我们通过持续提升研发能力,走出“本土化魔咒”。高效率、短周期、低成本,支撑着企业持续发展,这背后,需要不断创新。对于高新企业来说,创新更尤为关键,高端制造本身就要不断地创造、研发、再改造。我们从美国总部引进工艺及设备,在投入使用之前,要由本地工程师进行再研发,产能就可能大幅提升。

川观君:成都工厂如何提升研发能力?

卞成刚:需要一个稳定的团队,需要不断地激发本地员工的创新创造能力。成都工厂正努力将研发功能从原来构架中剥离出来,进一步加强。成都工厂设有技术管理委员会,负责引入技术项目、邀请专家、举办创新日、评选创新之星等。员工的创新成果与业绩、工资、职位晋升挂钩。

我们还会拿出真金白银来鼓励员工专利创造。这个月已经有3个国家专利批下来,还有50余个正在申请,专利申报、获批、实施,每一环节都会有重金奖励。与之而来的“增值效应”是,员工创新成果每年能为公司节约几百万美元的成本。

团队文化

成立“包容和多元化董事会”和“90后俱乐部”,助团队成为优秀的世界级团队

川观君:近年来,IT行业离职率达20%,英特尔离职率却不到4%,这是怎么做到的?英特尔成都工厂员工平均年龄仅34岁,但听说平均工龄却高达8.5年?

卞成刚:英特尔文化主张多元包容,让每一个员工在参与决策过程中增强归属感。攻关重大项目和课题,都需要不同的想法和观点碰撞,才能产生更好的点子。我们专门成立了“包容和多元化董事会”,确保在关键项目的评审中有不同意见被采纳;专门成立了“90后俱乐部”,确保新生代员工参与管理;建立了“建设性对抗”制度,持不同意见可以面对面辩论。比如,我们的餐厅改造项目就收到了200多条建议,持续“争”了3个月。

同时,我们也有一套严格的“决策时效”制度——员工在规定时间内集思广益,时间一到,决策管理委员会将进行可行性评估,并作相应决策。“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严谨执行”是我们奉行的决策态度。

川观君:在团队,您的自我定位是什么?

卞成刚:“团队大哥哥”。我在英特尔工作了20年,在成都8年,见证公司转型和产品升级迭代。在公司,大家都叫我“卞哥”,我希望用自己的经验及对行业的理解,帮助团队成为优秀的世界级团队。

2012年,成都工厂获得了“英特尔质量金奖”,这是英特尔奖励大型团队的最高奖项。当时,成都工厂是“毛头小子”,如今更成熟了,表现在:理性,担当有为;创新,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看得远,能做出准确得战略定位;精诚协作——超级明星队伍未必能打败团结的草根队伍,因为团结可让团队战无不胜。

但这还远远不够。今年,我们准备再度挑战“英特尔质量金奖”。我们有底气,也有信心。

编辑 邓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