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街巷承载着时光的变迁,它是一座城市在发展的进程中不可丢弃的记忆。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些年代久远的街巷有一部分仍被保留,与这座城市共同记录着岁月的辉煌。“新庄老街、忠字路、清香坪步行街、大水井、渡江公园、河门口公园......”这些攀枝花市西区的道路街巷连当地人都无法一一细数其过往。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些独特的道路街巷文化,感受属于西区的文脉。

新庄老街

新庄老街位于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新庄村,古时为川滇两省临界之要冲,具有固关锁道之要义。南来北往的商客马帮经过新庄老街,庄户人家、茶庄、饭庄、栈庄、骡马古道成就了新庄老街,成为南丝绸之路上的要津驿站。目前完整保留着清末民初的吴氏宅院和百年老井,是西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

忠字路

忠字路位于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新庄村,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了采集新庄村汉白玉作为成都天府广场塑毛主席挥手的雕像,1968年渡口市革命委员会发出号令,渡口儿女献衷心,献忠石,修忠字路。这条路是为了纪念全村数百名村民,不畏艰苦,男女老少齐上阵,义务修路献忠心因此而得名。

清香坪步行街

清香坪步行街地处攀枝花市西区主城区中心地段,位于苏铁中路与清香坪北街交汇处,上连攀钢家属区,下接城市主干道,是西区第一条规模化的商业步行街。步行街全长约500米,共有各类商业店铺300多间,住户160余户。

大水井

攀枝花市西区北面大黑山高耸入云,草木丰茂,吸纳甘露,藏于腹中,遇隙而出,称之龙泉水井,因井大泉清,故名大水井。1989年,攀钢新建西渣场修地下隧道工程时,意外发现此股泉水,后攀钢修建还水工程,便将此股泉水抽回原处。之后,政府对原水井进行了保护,一直留存至今。

河门口公园

河门口公园位于攀枝花市西区陶家渡东路198号,始建于1976年,占地面积278亩。1976年初在西区人民的殷殷期盼下河门口公园开始修建,是全市第一批建成的封闭式管理的公园。1996年12月,公园内建成了1.9万平方米的全市最大的市政“草坪”景观,2007年6月开始种植三角梅。目前三角梅种植面积120余亩,有九大系列86个品种的三角梅3万余株,打造了“激情的燃烧”“野蛮生长”“紫色梦想”“鸳鸯飞舞”等景点,呈现出“万紫千红群芳妒,不是梅花胜似梅”的盛景。

河门口

河门口(原叫巴关河门口)位于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的苏铁山下。那时的二砖厂、水泥厂、502电厂、电杆厂乃至4号信箱、4附6信箱、橡胶厂、翻胎厂的建设者们到河门口都习惯叫“赶街去”,创造了“好耍不过河门口”的辉煌。近年来,西区深入挖掘打造三线文化,现建有习风园、初心园、三线建设干部学院西区分院等三线文化教育实践点。

渡江公园

渡江公园位于攀枝花市陶家渡街道,曾是一个古渡口。因早年金沙江南岸住着一户姓陶的人家,常年靠自家木船摆渡为生,划渡南来北往的商客、挑夫、马帮及过往行人,久而久之,人们就将此渡口称作陶家渡。史载,因时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官的朱德,曾于1922年3月经陶家渡渡过金沙江,摆脱了地方军阀的追杀,从而走上追求光明的革命道路而得名。

高家坪

高家坪地处攀枝花市苏铁西路,东起杨家湾,西至谢家湾,省道310从此经过,原为渡口水泥厂生活区,前身为河门口街道高家坪社区所在地,2020年6月与河门口南街社区合并。2019年6月,河门口社区高家坪具有三线时期代表的红砖房被工业史诗大剧《大三线》摄制组选做取景布景点。

庄上村

庄上村位于攀枝花市西区格里坪镇南部,地处川滇交界,距格里坪镇约9公里。幅员面积15.8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100米,是金沙江畔极具代表性的古老渔村,全村三分之二的人口为水田彝族。庄上村为2A级旅游景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20年,西区庄上村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是西区上风上水第一村。

金家村

金家村位于攀枝花市格里坪镇西北约2公里的金沙江北岸,距离攀枝花市市区约15公里。金家村海拨高度在1000-1400米之间,属于典型二半山区,目前保存有200多年的凤凰古树和百年老井。金家村属于民族杂居村,目前依托金家村飞碟训练基地、国家级苏铁保护区和古村落打造,以康养、休闲运动为主,打造康养中心和乡村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