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刘佳

2021年1月7日,中江县普降大雪。在中江县辑庆镇尖寨村,记者看到,白雪皑皑的晚熟柑橘基地,早就盖上了厚厚的“冬装”——稻草,柑橘树过冬有了保障。

厚厚“冬装”带来三大好处

尖寨村村主任尹作亮介绍,柑橘基地有春见(耙耙柑)、沃柑、金秋砂糖橘、爱媛、中江柚5个品种,共计576亩,由中江县爱地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后种植、管理。目前沙糖桔已在陆续上市;下个月100亩耙耙柑将陆续上市,由于今年是初挂果,产量预计30万斤。

“2020年11月份,尖寨村500多亩果园全部铺上了稻草,效果非常好!”辑庆镇乡村振兴办高级农艺师张以锋介绍。他表示,稻草还田有三大好处,除了保温保湿,覆盖稻草的土地几乎看不到杂草,能减少除草剂投入,也能节约人工除草成本,稻草腐熟后成为有机肥,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果实品质。

爱地农业公司负责人廖荣辉介绍,在整个柑橘基地,2020年小春期间油菜秸秆还田1600多吨,下半年稻草还田2200多吨。综合来看,减少人工除草投入、不使用除草剂等,每亩节约生产成本300元左右。有了秸秆做有机肥,耙耙柑的亩均产量预计能增加3000斤,而且品质得到很大提高,口感更甜,达到无公害标准,市场价格比其他水果高1-2元/斤。    

同时,过去农户随意丢弃农作物秸秆,浪费资源不说,还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现在得到了充分利用。爱地农业公司与当地秸秆回收经理人建立合作,经理人主动到农户家中上门收购。以稻草为例,经理人按30元/亩的价格,从田间回收稻草,运输到指定的收储基地,进行秸秆还田处理。

“2020年以来,除了辑庆镇以外,兴隆镇、南山镇等周边乡镇的秸秆都得到充分利用,其中爱地农业公司使用油菜秸秆还田2万亩左右,稻草还田1.5万亩。”张以锋说。

探索“五化”利用途径 75万吨秸秆有了好出路

据统计,中江全县农作物秸秆年产出量为88万吨左右,可收集量约75万吨/年。    近年来,中江以秸秆为着力点,探索建立符合丘区特色的秸秆“收、储、运、加、用”体系,拓宽综合利用途径,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除了上面提到的肥料化,中江还推动全县秸秆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饲料化等“五化”利用。合理引导秸秆综合利用收储点位布设,逐步建立秸秆收储运体系,截至2020年12月,已经培育秸秆综合利用市场主体和收储点共40家。   

 中江县农业农村局农村能源中心负责人介绍,依托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的办公用房、学校等闲置资产,中江设立村级收储站,打通了秸秆离田收集“最后一百米”,形成了“户清+组收集+村转运+镇集中+县统筹”的“五级联动”秸秆收、运、储体系,疏通农作物秸秆出路,提高秸秆离田利用水平。  

 

同时,投入各项资金2000多万元,采取“补助设备购置、补助场地建设、补助利用数量”的补贴方式,全面提高了秸秆收集、利用主体综合利用秸秆的主动性;应用物联网系统监管秸秆收储主体及秸秆综合利用主体的秸秆收集、使用,实时监控秸秆称重、设备运行、秸秆调运等情况,全面掌握“前端收集运输、中端储存加工、后端利用消纳”各方面情况。